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警方发布常见招考骗术 提醒考生家长擦亮眼睛

2013-07-03 11:04: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钱江晚报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每到高考招生季,一些骗子就会打着各种旗号进行诈骗,为此民警也罗列出几种常见手段,提醒考生家长擦亮眼睛。

    一、 特殊渠道不可取

    去年,宁波江东一考生李某高考发挥不好,没上三本线,李某和他的家人都心有不甘。这时,李某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称与某某大学的领导关系很好,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在“内部指标”上动点手脚就可以帮李某读上三本学校。结果,求学心切的李某按对方要求到银行取了一万元给他,之后“神秘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提醒:其实,识破这些人的虚假身份很简单,只要清楚的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抱有走捷径的侥幸心态,接到类似的诈骗电话时再多考虑一下,被骗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二、 特长生不是准入证

    考生小张分数很不理想,同学给他一张传单,上面一串说明称能搞到“特长生资格证书”,然后就可以利用特长生加分政策帮人进理想学校。张某将信将疑,于是特地找上了班主任咨询,得知这是历年高考后都会发生诈骗方式。

    提醒:类似以“特长生”名义进行诈骗的类型还有很多,像军校招生、公安类院校招生、国防班招生等,不法分子利用一般家长和考生对这些相对“偏门”院校招生政策的不熟悉,以一些所谓的“招生公文”和假冒录取通知书等物件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从而骗取钱财。

    三、混淆招生类型

    考生王某成绩不是很好,去年他高考结束后不久,有人告诉他保证能上某大学。对方说只需要一笔“活动费”就没问题了,于是高兴的王某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笔钱。后来王某才发现并不是普通高校,而是自考试点班。

    提醒:其实,考生只要详细查阅,《招生章程》上的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警方教你识破高考招生骗局
·[视频]教育部部署2013高考招生安全工作
·教育部:部署2013高考招生考试安全工作
·教育部强调:高考招生违纪一律从严处理
·教育部:高考招生预警 考生应警惕假高校 假学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