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在线访谈

近期暴雨频现成灾 记者对话国家减灾委委员

2013-07-03 09:07: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近期暴雨造成全国数十人死亡失踪记者对话国家减灾委委员

防洪大考即将来临法律如何应对

    对话人

    国家减灾委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程晓陶

    《法制日报》记者 范传贵

    对话动机

    7月1日,国家减灾办发布消息称,6月29日夜间以来,我国四川盆地、安徽南部及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灾。

    此次灾害过程已造成全国数十人死亡或失踪。进入7月,我国的主汛期马上就要到来。今年的防洪大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记者对话了国家减灾委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

    □对话

    记者:国家减灾办发布统计数据,截至7月1日14时,6月29日夜间以来的强降雨,已经在全国造成34人死亡、12人失踪。按照往年的规律,这是今年洪涝灾害的一个开始,还是已经进入高潮?

    程晓陶:这肯定是刚刚开始。我国的主汛期总体说是“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现在是7月初,只能说是刚进入主汛期。这次洪灾死亡30多人,还不能说进入高潮了,只是开始。

    记者:作为国家减灾委的委员,在防洪方面,您最担心的是哪一个环节?是城市还是农村?

    程晓陶:这要分开说。从我们国家灾害特征看,和历史上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死亡人数多,主要是因为大江大河决堤造成的大面积伤亡;现在死亡人数在千人上下,主要是发生在山区、中小河流、农村。从2003年起,每年1000多死亡人数中,70%左右都在山区,都是山区的泥石流、滑坡造成的。从这些特点上说,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减少伤亡,就要把重点放在山区,放在中小流域。

    记者:您刚才说伤亡主要在山区,那么城市的问题出在哪里?

    程晓陶:城市的问题主要是因快速城镇化而产生的。发展加重了洪涝灾害风险。同样的降雨,过去城市面积小,排洪比较容易,现在扩张了,很多过去城外的河流都变成了内河,又不注重疏通维护管理;过去城市绿地、洼地、水塘都很多,雨水降下来以后自我调蓄功能很强,现在不透水地面增加了,没有办法往外排,就会出现逢雨必涝的现象。

    记者:去年北京暴雨,我到现场做了调查,发现很多河道都被严重占用、堵塞,这样的状况对暴雨成灾有多大影响?是否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

    程晓陶:你说的现象的确存在。现在城市迅猛扩张,许多郊区农村的河渠成了城区的河道,但整治、维护与管理的工作跟不上,常见任意挤占、乱倒垃圾的现象。另外,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倡导发展沟域经济,就是在一些比较穷的山沟结合旅游经济、生态农业经济等等,吸引自驾到山里旅游的人。如果没有山洪,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只考虑发展不考虑洪灾,万一碰上灾难怎么办呢?

    挤占河道的现象是有法律来约束的。我国防洪法早已明确规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河道管理条例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和老百姓迫切想致富的愿望产生了冲突,而暴雨的天气又不是年年都有,所以执法的人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记者:那应该怎么去解决?

    程晓陶:有法肯定要执法,但光靠强硬执法也不行,需要全民树立起风险意识。

    去年北京暴雨,房山区有一个挖沙的老板,把沙堆在河里,水下不来,把水堵得很高,他让员工去把河道疏通一个口出来,员工都不干,他就自己开着挖掘机上了,结果连人带车都被冲走了。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没有提前意识到风险。

    记者:刚才您说了当务之急,那么长远之计呢?

    程晓陶:农村这块就是正在进行的那三项计划;城市这块,今年3月国务院专门下了通知,要求全国要加强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力度还是很大的,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今年汛前所有城市都要排查隐患点,采取临时措施;2014年年底前要规划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规划;要用5年时间来完成排水管的雨污分流;要用10年时间来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但是要想做到,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很多问题是发展造成的,发展带来风险,所以你做的事情,要比发展的力度还大,才能抑制这个风险,要是小了,风险还是在往上涨的。这就涉及深层次的问题了,需要国家有更好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方案,那不可能是一个部门能做的事情,要很多部门来协作。

    记者:具体一点说呢?

    程晓陶:就是要在发展中就把问题解决了才行,要坚持低冲击式发展模式。比如修马路的时候要把共同沟修在底下,共同沟建设涉及交通、排水、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好多部门,需要有多部门联合做规划的机制。现在我们发展规划是发展规划,防灾规划是防灾规划,是脱节的,规划都脱节了,行动怎么可能一致呢?必须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综合手段来推动有利于整体与长远的工程措施。明确职责、整合力量、认清城市水患的风险分布特性与演变趋向。

    所以国务院的通知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得有体制机制的改革,才能解决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政府和百姓之间良性互动不够的问题,但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长远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边防官兵正在加固防洪堤坝
·贵州武警遵义市支队举行防洪抗洪演练
·广东佛山:加快建设防洪 保安工程体系
·北京城区防洪标准2015年将最高达50年一遇
·防洪形势严峻 甘肃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抵御黄河洪峰
·铁道部要求毫不松懈地落实防洪要求 确保暑运安全

·铁道部要求毫不松懈地落实防洪要求 确保暑运安全
·驻京武警加筑京港澳路段防洪堤应对新一轮暴雨
·北京将治理5条河道 防洪设计标准提至2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