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心灵驿站

一言也公,一行也正

2013-07-03 08:25: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一言也公,一行也正”,也就是指公正司法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件案子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坚持不懈追求。

一法院院长开大会通报“当事人上访信访”情况:一位原告气恼地说“某法官在开庭审理前跟被告的代理律师握手,亲热打招呼,我这官司肯定打不赢……”一位被告愤愤地反映“开庭时,法官净让原告说,动不动打断我方说话,不让我们说话,法官有偏心……”等等。这些通报的都是“小节”的事,但往往会引起当事人怀疑,甚至上访。这类“不信司法会公正”源于法官的“一言一行不检点”。

一言一行常常被当事人放大推及其余,当事人无限猜想,由此及彼:这个法官办案肯定不公,这件案件肯定办得不正。最终,因此小事,当事人狐疑判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司法公正无小节,事事须认真,处处须用心,细节须谨慎。每一言要公,每一行要正,聚沙成塔,以小见大,环环相扣,依法公道处理案件,其公正令人信服!多家报刊曾报道过一名“先进法官”,因事先与当事人有约,但当天大雨滂沱,法官依然步行十几里山路,冒雨赴约,全身湿透;当事人感动说“你就不能电话通知,改一天下乡来”,原、被告双方欣然接受调解,纠纷得以及时化解。法官“践诺”,小事一桩,真诚打动当事人,“好事”传四方!这位法官一言一行高树公信。

有人会说,司法公正依靠国家大力支持、体制机制约束、法律严格规范、经济待遇保障,等等,这也不错,但我们基层每名法官更应身体力行,“能动做事”,严格司法,一言一行维护公正,促进公信。

有的法官思想有些误区,认为“案子只要结果没判错,就是公正;一些枝节(小节)问题不用太认真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司法公正,案件结果要公正,程序也要公正,枝枝节节没有瑕疵,这样的公正,最具社会“公信”。案件裁判结果和办理过程不能“至善至美”,而要“尽善尽美”,无疑会使社会“公信”越来越高。

一个案件的“立案——送达——审理——调解——裁判——宣判”各个环节,法官、书记员、法警要做的事很多,与双方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会接触不少,直接或间接受到群众的监督更广泛,法官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务须谨慎小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偏不倚,处处显示“公道、公正”,必然折射“公信”。“谨于言而慎于行。”如果法官、书记员稍有不慎,点滴小事引起“误解”,抑或授人以柄,遭人家怀疑,抑或被“好事者”推波助澜,放大“瑕疵”,必将影响“法院公信”。

一沙一石,垒成砖块;一砖一瓦,垒成高楼大厦。大厦的坚固,倚仗砖石的坚固。同样,人们心中“司法公信的大厦”,倚仗司法公正,倚仗案件件件公正,每件案件就是“公正公信大厦”的块块砖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点滴小事透明、公正,没有瑕疵,构筑案件坚挺的质量,刷写亮丽的公信。

从谨慎公道处理好每一细小琐事起,进而公开公正办理好每一件案件,赢得社会公信。不论什么案件,尊重客观事实,以法律为准绳,不唯上、不为亲、不偏袒,耐心细致做当事人工作,一点一滴感动群众,春风化雨融化纠纷,公正廉洁高效办结每一件案件,为“公正公信之厦”添砖加瓦!

你我是法官,从自身做起,不左顾右盼,认真细致处理每一个细节,事事处处公道办事、依法办案,清正廉明,一身正气,秉公执法,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住法律、良心、时间的检验,高扬“公正公信”大旗。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 杜立钧)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