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法律与道德应有一条分界线

2013-07-02 08:56: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尽管孝道应当是被社会所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但真的说到要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则又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不少人认为,虽然这一法律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希望用法律来从技术手段确保有人照顾他们,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法律与道德应当有一定的分界线而不是一手包办,法律的手不应当伸得那么长。

笔者同样认同这些质疑的观点。说到底,法律的要点在于执行,否则便没有意义。而这样的一条法律从执行层面来看是非常难以落实的。如果孩子就是不去看父母,难道父母真的会将孩子告上法院吗?就算赢了官司,但孩子还是不常回家看看,难道法律能够将这些孩子绑到父母家去吗?

所以笔者认为,这条法律出台的本质并不在于强制要求孩子能够做到尽孝,而是在鞭策、提醒我们的孩子,莫要忘记自己的父母,不然这可是一种罪过!

其实,现在大部分的老年人的权益缺失都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上的孤独。笔者认为,所有的子女都应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自己的爱。要关爱、孝顺自己的父母不是一种只在特殊日子才有的集中式的轰炸关爱,不是要依靠法律的定罪才来倒逼的。父母们的人生正在渐渐地走向尽头,正像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如果等到父母身体垮了才想起关爱、才知道后悔,那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常陪伴左右,常关心问候。每个子女在心中都应始终有一种真心真意关心父母的意识。我们要拾回这份与生具来可长大后却被渐渐淡忘的意识,将关心关爱落实在每一天,这样的话老人们才真正地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开心,才不会无奈地想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作者系上海市民 金真)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法律与道德的三种基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