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名家专栏

完善民生绩效考核体系要做到“四个必须”

2013-07-01 13:33: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黑龙江日报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诉求,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估机制,构建以改善民生为轴心的指标体系是必然选择。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体系中设立民生指标有利于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具体化、操作化;有利于把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落到实处,推进社会建设和加速社会转型;有利于推进政府转型,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尺度,实现在用人取向上的民生导向。当前,要完善民生绩效考核体系应着重做到以下“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设立民生指标的尺度。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而体现民生的本位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主体本性要求改善民生。因此,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将其构建成一个以民生为本位的多层次系统,以反映民众基本生计的指标和反映基本健康安全的指标为主要指标,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劳动就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为次级指标,体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协调性。

    二是必须以民生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估内容。以民生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估内容是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因为所有推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各级领导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我国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考核一直以来都以实绩为原则主要包括德能勤绩的考核,但是,真正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来,在实际考核中,依然存在着单纯用GDP考核领导干部的倾向。民生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使长期以来的领导干部考核工作面临的比较笼统、空泛的状况得到改善。坚持将民生指标的评价结果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政府行政责任制的落实。对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决不能仅仅关注其工作的绝对水平,必须统筹分析,科学把握民生发展绩效与干部德才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具体工作基础,考察一段时间内的相对变化,从中分析干部的实际贡献和能力水平。

    三是必须以民生指标作为公众评议的主要标准。以民生指标作为公众评议的主要标准是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因此,社会公众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之一,是评估主体多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广大群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价,能够促使政府深入实际,了解社情民意,注重民生感受,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确立社会公众利益的维度,明确社会公众作为评估主体的地位,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有效性和正当性的重要手段。开辟社会公众参与渠道,有利于吸取社会各界的智慧、完善评估体系、改进评估方法、形成平合力以公众为评议主体,绩效评价才能促进民主建设和民主监督,公民也可以借助其评价权来监督地方政府更好地理顺其内部职责,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必须以民生指标作为行政绩效的基本评估目标。以民生指标作为行政绩效的基本评估目标是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价值。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政策是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民生指标应该是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也应该是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识别与测量的首要数据。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胜利果实,归纳来说,在政府绩效评估领域中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基本评估目标是必然选择。

    (作者:黑龙江省委党校 陈晨)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上海浦东:司法行政护民生
·河南南阳检察院做好民生工程的“守门员”
·山东济宁公安“民E通”民生警务平台运行
·河北: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号民生工程
·河南潢川开展危害民生刑事犯罪立案监督活动
·山西忻府区水利派出所扎实打造民生警务

·山西忻府区水利派出所扎实打造民生警务
·民生三问:食品安全 如何共治
·山西长子县便民亭台赢民心 民生警务显真情
·心系民生,剑指伸向餐桌的黑手
·河北政法委书记:抓统揽抓合力抓民生抓短板
·扬州:公安档案对民众开放 解决民生问题4.6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