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2013-06-28 10:11: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法制报 

6月27日 星期四 晴

“作为一名法官,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也只有这样才能用法律为辖区群众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采访中,程昆松对我说。

自2008年担任平顶山市湛河区法院民一庭庭长以来,程昆松共参与审理案件1475件,她本人审结578件,调撤结案518件,调撤率89.6%,得到了上级法院的表彰。

多年来,程昆松始终保持着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她不仅公正、高效地完成自己案件审理的每个环节,还细心、严格地审看本庭其他审判人员撰写的法律文书。她常对同事说:“哪怕再忙也一定要认真细心,避免发生错误、避免有失公正的情况出现。”为保证办案时间,她每天都要提前半小时上班,夜里和休息日加班是常事。

程昆松带领民一庭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延伸为民服务职能,以“亲民、便民、爱民”为切入点,深入乡村解决纠纷,就地办案。作为一名法官,程昆松深知,在老百姓的眼中,法官有司法裁量权,打一丝一毫折扣,都会损害法律的公正性。

至今,程昆松还清楚记得她接手的第一起案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娘状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得知瘦得皮包骨头的老人每天要靠乞讨度日时,程昆松怒不可遏,下定决心要严惩那个不孝之人。此时,老庭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这样做,是替老人出了一口气,可老人需要的不仅是儿子物质上的赡养,更需要的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天伦之乐啊!”短短几句话让程昆松顿如醍醐灌顶。于是,她冷静下来,与当事的母子二人深入沟通。得知矛盾根源在于老人以往对儿女的偏心时,她就耐心地给老人的儿子讲为人父母难以“一碗水端平”的苦衷,讲“屋檐滴水点点照”的道理,还帮他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当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住院,母亲天天为他炖鸡汤而自己只吃凉馒头喝开水时,这个七尺高的汉子落泪了……听到儿子哭喊着叫了一声“娘”,老大娘号啕大哭。儿子蹲在地上背起母亲往家走,老人的泪水打湿了儿子的衣裳。

程昆松说,在严肃执法,热心为民的道路上,她还要不懈地跋涉。(□记者 杨红岩)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