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鹏
对于每一件职务犯罪案件,举报线索接手后的初步审核是关键。长期的举报工作告诉我们:举报初核要做到精、快、隐。
“精”就是要“打有准备之仗”,吃透线索、周密计划、精心部署。首先是要“吃透”举报案件线索。线索判断对初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案件侦破的效率和成功与否,是设计初核计划和方案的起点。因此,接到举报案件线索不要盲目初核,而要对案件线索内容反复思考,认真分析,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寻找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其次是要精心设计初核方案、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吃透”案件线索的基础上,运用谋略,全盘考虑,周密设计,既要明确初核目的、方向、范围、重点、突破口,又要对初核的方法、步骤和必要措施等进行具体安排,还要周密安排初核人员、装备、时间等,作出预见性分析和判断,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发生情况的准备,避免初核时乱了方寸。
例如,2006年5月某煤矿职工举报该矿矿长、副矿长、劳资科长等在采购、销售、劳资办证等方面存在经济问题,举报材料长达100余页,涉及10余人。接到举报后,办案人员反复查看举报线索内容,认真分析,选择被举报人罗某作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初核方案,制定初核计划,合理安排人员秘密初核,很快查清了罗某涉嫌贪污、受贿十余万元,并顺藤摸瓜查出了该矿矿长吴某、副矿长肖某等涉嫌经济问题。
“快”就是要迅速、神速,迅雷不及掩耳。初核工作犹如打仗,案件动态发展,兵贵神速,果断解决,否则将白白错过收集证据的最佳时机。初核时间拖得越长,泄密可能性越大,初核对象反侦查机会越多,案件侦破越难。因此,要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和快速反应的侦查意识。如果贻误战机,就可能造成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或毁灭证据等情况发生,使侦查工作陷入困境,案件“流产”,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举报线索初核要有战机意识,针对变故及时分析原因,果断决策,快速拿出解决办法,不给犯罪嫌疑人留下任何逃跑、毁灭罪证、串供、订立攻守同盟的机会。例如,2005年9月,在初核某村支书万某、村主任袁某合伙贪污案时,办案人员抓住县移民局拨给移民资金必须在镇移民站报账这一关键点,迅速调取相关财务账簿、凭证,从而核实了万某、袁某采取虚开发票报账合伙贪污下拨移民资金数万元的事实。
“隐”就是指初核工作要隐秘、秘密进行。初核必须坚持密核密查,这是每一个办案人员侦查意识和谋略运用的基本体现。
首先是统一归口管理举报线索,线索专控,严格保密,严格控制案件线索知情面。无论是举报材料,还是办案中发现的线索,都必须严格保密。根据具体案情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保密要求,进行案件分类,明确案件知情人范围,消除泄密可能。线索专控由专人负责举报线索,严格按照“专人→科长→主管副检察长→检察长”的工作流程管理分流举报线索,必要时可直接向检察长汇报。
其次是秘密调查,拟定举报线索初核计划,在初核对象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查清基本情况,寻找搜集证据。既防止有问题的初核对象逃跑、串供、毁灭证据,又保护无辜者的声誉。多年的初核工作显示以下初核方法行之有效:从外围入手、摸清情况,隐瞒身份、暗中调查,秘密查账、监视,内线获取等。例如,对村支书彭某贪污的举报线索初核,就是通过上述方法将彭某贪污8万余元案办成了铁案,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民检察院)
·成都市检察机关健全举报线索跟踪督办制度
·北京:检察机关2010以来收到举报线索1.2万
·安徽:一条举报线索牵出环保领域窝案
·武汉:三年受理举报线索2370件
·武汉检察院三年受理举报线索2370件
·安徽检察院:一条举报线索牵出环保领域窝案
·安徽检察院:一条举报线索牵出环保领域窝案
·北京检察机关2010以来收到举报线索1.2万件
·江西严格实行举报线索受理移送反馈保密制度
·广东检方启动举报宣传周 举报线索查证属实有奖
·检察机关如何做好举报线索初核工作
·广东"三打"专项行动已接到群众举报线索28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