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权力设租寻租成为一些领域腐败犯罪新特点。今天上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透露,在审计中,发现并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75起,涉及630多人,有关部门正在依法立案查处。
刘家义表示,这些案件涉众性强、利益链条长,多为窝案串案。利用权力设租寻租是其新特点之一,审计共发现此类案件21起,主要是在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财政补贴、贷款发放、业务经营等过程中,一些公职人员通过违规插手招投标、协助“公关”甚至直接参与造假等方式,向特定关系企业或亲友输送利益。
第二个特点是借助内幕交易或关联交易侵权牟利。刘家义介绍,审计共发现此类案件9起,有关人员利用掌握的矿产储量、上市公司业绩等非公开信息牟利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80多亿元。
“实施方式网络化”是第三个特点。一些人员利用网上银行大规模转移资金,参与单位达5000余家,起核心组织作用的有88户企业,巨额资金跨地区多账户频繁划转,最终用于非法经营等。此外,由于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监管难度大,有的低俗网站、网络赌博及“钓鱼”诈骗等通常借助其进行资金结算或交易。
第四个特点:侵害公众利益。审计发现的17起虚开药品增值税发票案件,涉及金额15亿元,有关药品经销商在涉嫌偷逃税款的同时,还利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用于支付回扣,诱使相关医院高价购买特定药品、开大处方。
刘家义介绍,对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除财政管理审计情况外,其余已向社会公告。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做好审计结果公告工作,并认真督促整改。整改的全面情况,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记者 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