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会上报告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郭声琨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加强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监督指导,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必将有力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长远发展。他表示,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增强执法公信力,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详细]
治安管理处罚法需修改完善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今天(2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公安执法工作尚无实践急需的惩治恐怖活动、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的专门立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需要结合新的治安形势和任务要求修改完善。[详细]
市县级建成办案中心3481个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目前,全国90%以上的派出所完成了功能区改造,市、县级公安机关建成供各办案警种共同使用的办案中心3481个。[详细]
全面实行网上执法办案机制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各地公安机关开发应用省级公安机关统一的网上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全面实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卷宗网上生成、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执法档案网上形成”执法办案新机制。[详细]
全国暂住人口数量增加43.6%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与2008年相比,2012年全国暂住人口数量增加43.6%,机动车保有量增加41.2%,出入境人员总数增加31.4%。[详细]
全国98%派出所配备法制员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目前,全国95%的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98%的派出所配备了法制员。报告介绍,公安机关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做法,探索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规范的执法管理体系。[详细]
制定29万字公安执法细则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公安部根据行政强制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制定、修订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23件部门规章,制定了29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发布了有关“巡逻盘查”、“现场处置”、“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重点环节的330余件规范性文件。[详细]
积极推动惩治网络犯罪立法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制度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公安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实施管理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显著提高。[详细]
建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
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严密执法过程管理,建立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强化案件质量审核把关。[详细]
公安机关完善执法制度解决民警“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2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为有效解决民警“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问题,公安机关不断完善具体执法制度。[详细]
国务院报告:公安机关执法面临新形势 难度日益加大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往往以案件事件的形式进入公安执法领域,治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刑事案件仍处于高发态势,加之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组织化增强,一些新型违法犯罪不断出现,公安机关执法任务日益繁重艰巨。[详细]
全国98%派出所配备法制员为执法办案“质检”
2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国95%的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98%的派出所配备了法制员作为执法办案的“质检员”,建立起保障规范执法第一道防线。[详细]
公安机关将建立健全错案必纠、有错必罚问责体系
2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深化执法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错案必纠、有错必罚的问责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