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长乐市打造“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纪实

2013-06-27 15:45: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今报 

    数字化管理———打造城市的“贴心管家”

    梅花镇网格化等现代城市管理手段,在长乐这块试验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给这座城市增添出许多温暖的色彩。而探索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大城管”格局,推出“12319”爱长乐·城市贴心管家管理服务平台成为长乐平安建设向创新要效率的再提升,是长乐市追求城市精细化服务的一种崭新探索。

    6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长乐市电信大楼7楼的“12319”爱长乐·城市贴心管家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只见巨大的电子屏幕被科学地分为几个区域,画面不断变换,工作人员正通过遍布城区主要街道、重点部位的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实时监控市区情况。另一区域,工作人员忙着接听热线,认真记录群众诉求,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一切井然有序。

    该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松泉告诉记者,这个以“爱长乐·城市贴心管家”命名的城市管理服务指挥平台,是一个将民生服务与城市管理、市容管理等工作融于一体的数字智能化管理平台。指挥中心开通了“12319”服务热线,受理服务范围涉及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快形成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一个电话解决问题的便民目的。

    该平台把城区16平方公里划分为25个责任网格a124个基础网格,覆盖中心城区的吴航、航城两个街道,对覆盖区域内的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汇总和核定,在124个基础网格内确定城市管理部件7大类91小类、城市管理事件6大类54小类,采集了近5万条数据,建立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基础数据库。数据库建成后,城市里的每一个部件,都拥有了一个独立的ID编码与唯一的卫星定位信息,以备随时调用。

    指挥平台依靠网格巡查员,把日常城市管理和监督指挥结合起来,巡查员在自己所辖区域内发现问题及时用工作手机现场拍照,将情况迅速反映到指挥平台。指挥平台接到各方的反映信息后,立案并将任务派遣到责任单位,要求责任单位到现场进行处理,最后平台再依据巡查员发回的处理情况照片结案。

    陈松泉告诉记者:“‘12319’爱长乐·城市贴心管家指挥平台就像一位贴心的城市“大管家”,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关心呵护着我们,让我们的城市因精细的管理和高效的服务而充满无穷的魅力,成为平安品牌的又一大亮点。”

    综治进民企———架起企业和谐的桥梁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长乐市的民营经济占据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拥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近20万,社会管理更加复杂。

    一组权威数据显示,全市涉及企业劳资纠纷占全部劳资纠纷总量的80%以上,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犯罪案件占全部作案人员近一半,工伤事故大部分发生在企业。

    如何破解这一社会不和谐因素?长乐市综治委的做法是:将网格化服务机制引入民企,在全市1000多家企业全面推动“综治进民企”活动,在航空港等三大工业区设立综治服务中心,负责指导推动“化解矛盾、治安防控、法律服务、预防犯罪、外口服务、平安创建等”六项工作进民企。

    李平,长乐市锦源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是该企业综治服务站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单就他这个企业而言,426亩的厂区里常年生活着近2000名外来员工。在他看来,“综治进民企”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前不久,厂区里2名员工因各自小孩打架而演变为大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公司综治服务站马上启动调解机制。在车间主任、双方当事人以及综治服务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把员工矛盾及时化解在企业、车间,做到‘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公司、矛盾不上交’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李平欣慰地说,以前公司财产被盗、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有了专门的综治队伍,这类事情极少发生了。锦源纺织这几年飞速发展,与长乐市政法综治部门狠抓平安建设分不开,与公司注重综治工作分不开。

    据统计,“综治进民企”活动推广以来,企业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如今在长乐,企业的综治组织架起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外来务工者之间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工会,被侵权找综治办”。外来务工者已经把综治办当成自己可信赖的“家”。

    “以创新的思维助力社会管理是适应新时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文琪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的荣誉不仅是对长乐市平安建设的肯定,更为长乐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短评:社会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

    社会管理工作是当前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抓手。本报今日报道的长乐市社会管理创新经验是我省平安建设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其获全国殊荣,既是对长乐市工作的褒奖,也是我省平安建设的缩影。

    社会管理工作应注重以人为本。这几年来,长乐市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出始终贴近百姓呼求,注重听取基层意见,重点突出“服务”二字,把老百姓的需求作为每一项新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社会管理工作应注重持续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新形势下,有些干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长乐市的社会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科技的手段,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情。

    社会管理工作应注重讲究实效。基层做事,贵在躬身贵在情;做实基层,难在坚持难在真。长乐市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出实招、讲实效,从点滴入手,力戒形式主义,力戒空谈;全市上下始终狠抓落实,这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提供了一个典范。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长乐:九个执法办案细则堵住说情风
·福建长乐法院:开展专项执行活动初显成效
·福建长乐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办案实现“两高两零”
·福建长乐“正能量”为公平正义添彩
·福建长乐市检察院:全员参与 “海选”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