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他研究生毕业,毅然投笔从戎,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军人的职责;9年间,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传递正能量,在消防官兵中赢得美誉。他就是贵州省绥阳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陈江。
2004年6月,陈江即将从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此时,恰逢贵州公安消防总队招收大学生入伍,从小怀着从军梦想的陈江义无反顾投身消防警营。这一抉择受到家人、亲友的极力反对,甚至有人笑他是“傻大个儿”。对此,陈江淡淡一笑,“实现梦想比物质和安逸生活更重要,大家会渐渐理解我的。”
踏入警营,陈江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便是实现从大学生到合格警官的蜕变。“研究生学历在咱们警营里可真是凤毛麟角,可他却从不多提要求,和大家一同摸爬滚打、起早贪黑、刻苦训练。”一同在西安消防指挥学校集训的战友包义鳌回忆说。
2005年3月,陈江被分配来到遵义市消防支队。其间,他实地走访了遵义14个县市区基层消防大队,一边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一边融入到消防队员的生活中,凭借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知识读本》印发给全市消防官兵,这份读本也填补了全国消防系统相关方面的空白。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遵义消防支队救援队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然而,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后,官兵们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心理问题。
“当时,救援官兵普遍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急需妥善治疗。”为此,陈江运用心理学知识谆谆开导,帮助官兵舒缓情绪,恢复了队伍战斗力。
2011年7月,陈江被调到绥阳县公安消防大队担任教导员。刚到不久,他就发现中队士官谯应福情绪低落,执行任务也不像以往那样精神集中,陈江断定,一定有事发生。
果不其然,几番攀谈交心后,谯应福道出了实情。原来,他3岁那年母亲意外身亡,重病的父亲好不容易拉扯4个孩子长大成人,却在不久前离开了人世。
得知此情况,陈江首先运用心理学知识安抚其情绪,又联合其他战友一同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众人的帮助下,谯应福很快走出阴影,重新投入战斗。2012年谯应福获得遵义“名城十大消防卫士”,还被提名为全国“最美消防员”候选人。
到绥阳消防大队后,陈江结合所学,坚持每周为消防战士做两次心理辅导。久而久之,“消防警营中有一位心理咨询师”也渐被外界所知,很多驻地群众慕名前来咨询,对此陈江从不推诿回避。(记者 王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