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找你丈母娘,求个人情把话讲,你若拒绝脸拉长,没好下场!先陪笑脸叫声妈,轻声细语取悦她,再讲原则拉拢她,高,实在是高!”温州中院日前举行了一场“柔性处理,艺术拒绝”廉政文艺汇演,法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三句半《柔性拒绝话廉政》,赢得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近年来,温州中院狠抓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教育工作常态化、载体多样化、内容职业化和效应内在化的“四化”廉政教育,促进司法公正、廉洁,实现了近五年“零违纪”。该院连续三年被省高院评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优秀单位,先后被温州市委政法委、省高院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日前又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二批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
抓准重点,廉政教育常态化
廉政教育怎么抓?天天抓,月月抓,抓重点———温州中院近年来采取紧盯重点对象,实施区别教育;抓准重要节点,做好预防教育;结合热点事件,推进专项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每年新春过后,温州中院都会组织全市法院领导干部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领导责任,严格执行不廉一票否决制。同时,结合法院审判权力结构相对分散、难以集中监督的特点,以强化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三案”教育为重点。该院在各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建立了廉政监察员,对合议庭实行“贴身”监督。今年初,温州中院机关干警全员签订了公正廉洁司法承诺书,全面强化了干警勤政廉政的意识和责任。
此外,在干部提拔、节假日、司法腐败热点事件发生时等重点时期和时刻,温州中院会采取廉政谈话、短信提醒、专项集中教育整顿等方式,及时敲响警钟,做好提醒。
紧跟形势,教育载体多样化
“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得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这是6月7日温州法院廉政手机报上的一条警句。从去年开始,温州中院在全省法院中率先刊办了廉政手机报。手机报开辟了廉政动态、廉政漫画、警言警句等栏目,每半月一次,向全市法院干警发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干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廉政教育。
除此之外,该院还开辟了门户网站廉政文化专栏,设立了法纪教育基地,编发了法院舆情专报,开设了法院官方微博,搭建了廉政调研平台。通过自有媒体和廉政教育新阵地的建设,不断推进廉政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努力使廉政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营造更好的廉政教育氛围,创造更新颖、更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
结合特点,教育内容职业化
廉政教育欲事半功倍,纪检干部首先必须融入所在单位职工形成的职业群体。就法院而言,纪检干部就要结合司法职业特点,融入法官群体,成为“圈内人”,并力争“当行家,说行话”。近年来,温州中院廉政教育始终坚持与司法规范化建设、法官职业道德培育和行为规范养成等职业教育活动融合贯通、相互促进,防止廉政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张皮”、各行其是。
为此,该院对《法官职业道德》、《法官行为规范》、浙江法官“职业四要”和“五个严禁”、廉政准则等重要廉政制度组织了全面学习教育,并建立特约监督员和廉政监察员制度,健全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此外,还组织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策划廉政文艺汇演,将抽象枯燥的廉政学习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艺术表演;建立四支青年党员先锋突击队,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承担“急、难、险、重”等任务,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依托文化,教育效应内在化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温州中院紧抓廉政文化建设,让廉政文化内化于心,促进廉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筹发展,实现“廉政文化香满院”。
该院将办公大楼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整体设计,打造了“人在楼中走,廉在心中留”的廉政文化空间布局,走进法院,就时时处处都能沐浴廉政文化的春风,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每月一课”廉洁司法教育是雷打不动的,新年廉政教育周(日)、法官集体宣誓、院长上廉政党课、微型党课比赛等已渐成传统。廉洁司法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广泛宣传法院系统廉政勤政的典型事迹,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影响干警的言行,使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