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避追查与打击,刻意结交中国朋友,再利用中国朋友代收有毒品的国际快递,从而达到走私毒品的目的。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余宏文日前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该院起诉的走私毒品案件中,这类新型案件不下20起。
女子陈某通过网上交友,于2009年底认识了常住广州的外籍人员奥根尼,并与其确定了恋爱关系。奥根尼告诉陈某,自己从事的是外贸生意。
2010年4月,奥根尼以自己没有固定的邮编地址等为由,让陈某代收从国外寄来的一些汽车配件。很快,一个从圣保罗寄来的包裹,按照陈某留下的姓名、地址及电话,被送到陈某家中,奥根尼也马上安排人将包裹取走。
交往期间,陈某对奥根尼种种不正常行为都未能警觉。2010年底,深圳海关驻邮局办事处根据一件藏有可卡因的国际包裹,最终将背后的实际收货人奥根尼抓获。2012年1月,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处奥根尼无期徒刑。直到此时,陈某才幡然醒悟。
为何让中国朋友代收包裹后本人不亲自来取,而是再安排人过来取,甚至寄到外地让中国朋友代收后再层层安排人去取?余宏文解释说,这些外籍走私毒品入境的不法分子之所以这样舍近求远、舍简求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淡化侦查部门的注意力,逃避追查与打击。
余宏文说,从目前的案件来看,这些外籍人员找中国的朋友代收藏有毒品的邮包,都会找一些自己没有固定地址、中文不好、不太方便等理由,仔细分析是能看出来明显有一些不合情理之处的。
余宏文提醒广大民众,交友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与外籍人员谈恋爱、交朋友更要尽量做到知根知底,对对方提出的帮助请求要有一些防范心理,尤其是这种让留地址电话、代收国际包裹的请求,更要多一个心眼儿,若发现有可疑之处,要学会拒绝并及时报警,以免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毒贩们走私毒品入境的帮凶。(记者 吴伟东 通讯员 汪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