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苏州姑苏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状况调查

2013-06-26 13:38: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开庭前,小蒋的母亲来看他。因运输毒品,已经一年多没见母亲的小蒋有些别扭,支支吾吾地让母亲回去之后帮他做件事。

“什么事?”“帮我把QQ空间里的帖子都删了吧。等我出来,开个新的。你让他帮忙记一下账号和密码。”小蒋指指母亲身边的承办人。当记到密码时,承办人顿住了,密码竟是aitaiyuan——爱太远。

小蒋的父母在他5岁时离婚,后各奔东西,只剩下他留在农村老家和奶奶生活。奶奶不识字,平时忙于农活,对小蒋疏于管教。他从小就逃学,但这无人在意。

那年夏天,好不容易念完初中的小蒋跟着同乡外出打工,父母没有过问。打工期间,他跟一个叫“冬瓜”的工友走得最近并从他那学会了吸毒。

2012年,同学小邓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的母亲姚某“背货”,报酬是一个月3000元至5000元。小蒋很快答应了,并在姚某的带领下,和邓某一起运毒。谁知第一次就“栽”了。法院考虑到二人均未满18周岁,给予从轻处罚。该案涉案冰毒高达500余克,最后二人因犯运输毒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

今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共发生未成年人涉毒案件11件,涉案17人。

“这起案件是这11起未成年人涉毒案件中情节最严重的。13年漫长的刑期几乎包含了小蒋和小邓的整个青年时代。”该案承办检察官章晓丹介绍。

2012年,外来人口已占苏州常住人口总数的38.9%,其中一半是新生代农民工。姑苏区检察院今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将未成年务工人员涉毒案件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在走访样本、发放问卷后,调查组总结出务工未成年人涉毒的四点原因,即未成年人易受成年毒贩的引诱和教唆;过早失学令他们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家庭管教不严或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是诱因;社会对未成年人涉毒的监管不力,缺乏对外来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措施。

同时,调研组随机对羁押在看守所的17名务工未成年涉毒嫌疑人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有3名嫌疑人表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触犯刑法,有14人表示如果事前受到过法律教育或法律提醒应该不会走向犯罪。

“断绝未成年人接触毒品的源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贩毒吸毒不仅是一项家庭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单靠检察机关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团体及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不让他们感到‘爱太远’,要靠亲情关爱,更要靠社会关心。”章晓丹说。(张安娜)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江苏苏州“6·11”燃气爆炸事故再显安全之忧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精细化社区管理模式解读
·江苏苏州吴中:首用诚信诉讼承诺书筛假诉
·江苏苏州启动裁判文书评查活动
·江苏苏州吴江:采集信息建立“综治档案”
·江苏苏州:吴中法院专项听审为劳动者维权

·江苏苏州:吴中法院专项听审为劳动者维权
·江苏苏州打掉一微信招嫖诈骗团伙
·江苏苏州姑苏区检察院:灾区专线报平安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知产保护纪实
·江苏苏州四年“警民恳谈”6.5万余场
·江苏苏州中级法院创新执行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