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改进工作作风 提升司法公信

2013-06-26 10:53: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风建设历来是我们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示范带动各省市、各行业、各系统纷纷出台实施细则,清风扑面,深得民心。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司法工作作风事关司法公正,改进司法工作作风是凝聚正能量,树立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级法院要扎实开展好改进司法作风教育活动,培育优良司法工作作风,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增强审判力、公信力、亲和力、执行力、凝聚力,树立司法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审判力。法院审判力好比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使一个企业在员工数量不变、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同等质量的产品;审判力的提高则可以使一个法院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审判工作任务的完成。案件数量在增加,案件质量要保证,案件期限不能超,就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作风投入到审判工作中。不细致化解纠纷,不抓紧办案流程,甚至被关系、人情、金钱左右,案件就会出问题、超审限;主动积极作为,集中精力审判,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和诱惑,工作就能出精品、增效率。

  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公信力。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也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司法工作作风如何。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司法工作作风上任何一点瑕疵都容易被放大传播,导致司法公信力的下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群众看到你清正廉洁的作风表现,就会相信你,相信你办案的公正而服判息诉。面对法官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严要求,要从纪律入手,培育清正廉洁的司法工作作风,促进公信力的增强,不断规范司法活动,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依法作出的裁判结果就易为群众充分理解、尊重与认同。

  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亲和力。法律是刚性的,司法却可以刚柔并济,法官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办理每一件案件,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亲和力。任何时候都不能高高在上,视群众不懂法,把当事人推到与法官对立的位置;而应当一心一意化解纠纷,不偏不倚维护公正,有力有效落实司法为民。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要从态度入手,培育务实的司法工作作风,促进亲和力的增强,不断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密切联系群众,赢得群众对法院的信任和对法官的信赖。

  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落实要求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就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作风与执行力密切相关,作风体现执行力,作风决定执行力,作风本质上就是执行力。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领导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调研轻车简从、改进会风文风、不搞迎来送往、执行制度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作风见魄力,作风见能力,“道虽迩,不行不至”,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政治学习、思想教育、专项活动、能力培训、司法调研、文化建设等,都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项一项落实到位。

  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凝聚力。凝聚力是团结的力量、协作的力量,是充分发挥队伍潜能、共同实现目标任务的力量。风清气正,才能团结协作。领导班子要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学习加强修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求同存异和谐共振,增强班子的向心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好的作风选任干部,抓好机关各部门的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树立优良的司法工作作风,强化党组核心领导、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深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涵养队伍品质,陶冶干警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时 代 作者系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习近平: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
·群众路线聚焦作风建设 谱写中国梦新篇章
·福建南平中院以“三查”推进作风建设
·群众路线聚焦作风建设,谱写中国梦新篇章
·甘肃公安: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关键
·群众满意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群众满意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北京房山法院"三三制"构建司法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江苏省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召开
·山东济宁中院加强作风建设纪实
·山西朔州中院狠抓司法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