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崔清新、史竞男)经中央政法委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25日公布,其中,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亮点,“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新增内容。这是我国连续第五年发布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 报告全文约3.4万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内容包括前言、关于立法工作、关于依法行政、关于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关于法制宣传、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关于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结束语和附录等13项。
前言
一、关于立法工作
二、关于依法行政
三、关于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
四、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
五、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
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
七、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八、关于法制宣传
九、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
十、关于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
结束语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史竞男、崔清新)中国法学会25日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指出,我国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344个省级、地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9123家国控源实施自动监控,与环保部污染监控中心联网企业达13248家。 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及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史竞男、崔清新)中国法学会25日发布了《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除现行宪法外,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43件,行政法规共721件,地方性法规共8600多件。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38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其中的31件;国务院制定了16件行政法规;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100余件。制定和修改了一批重要法律,如制定了精神卫生法、出境入境管理法,修改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史竞男、崔清新)中国法学会25日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指出,中国政府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10年来共分6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报告指出,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集中的领域,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设定任何审批事项都要于法有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事项。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史竞男、崔清新)中国法学会25日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指出,目前,中国共有23万名执业律师和1.8万多家律师事务所,1.8万多家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7万多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积极拓展律师服务领域,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推进公职律师试点,扩大法律服务对外开放与合作。截至2012年底,中央单位开展公职律师试点已达14家,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3家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了324家代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