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法官路
记者:经历了民事法官、执行法官、刑庭庭长三个岗位,您觉得自己最适合哪个部门?
颜福成:不知道是不是和从小的生活经历与教育背景有关,我一直有一种像军人一样“服从”的本能。所以不管到哪个部门,我都挺愿意的,难度再大,算是挑战自己。说起来,在禾山法庭的7年审判实践,是我成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尤其在2007年,禾山法庭首先试点成立了调裁组,领导指派我草拟《禾山人民法庭民事案件速裁办法(试行)》,按照繁简分流的概念将法官的工作重新洗牌,由专门法官负责挑选办理速裁案件。做完这个“办法”,我就被任命为首位专门负责调裁的法官,当时一下子任务变得非常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只能是白天调解、审判,晚上埋头写法律文书。那几年的经历,对我今后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让我了解了审判流程管理和监控的必要性。
在执行庭的五年时光,真是“痛并快乐着”。执行难,落到了自己头上才知道有多难。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做执行不能仅仅满足于程序到位了,看到申请执行人没钱疗伤、无处落脚,作为法官于心何忍?有时候申请执行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自己受点委屈倒也罢了,最受不了有些申请执行人无助的、求助的眼神,真的受不了。所以总是要提醒自己多尝试一点。在湖里法院执行庭,这个传统一直保持着,我的同事会在穷尽执行手段仍然无法执行到财产时主动联系慈善机构向申请执行人伸出援手,还有同事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和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另辟蹊径查找执行线索。我觉得他们干得比我有技巧些。往往当我们再往前走一步的时候,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困扰多年的案件就会因为自己的执着顺利执结了。这时候的快乐,真是无与伦比。
如今在刑事审判庭的新岗位上,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的个性是不太容易服输的,还是坚信自己能再打好这场仗吧!
记者:有人说您是“拼命三郎”,也有人说您“一根筋”,您怎么评价自己?
颜福成:这些说法我会当做是在夸我吧!其实,我只是在做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尽一名法官应尽的职责。我不太会巧干,但我坚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不管过程多艰辛,只要案件结了,当事人能够认为他们收获了法院和法官给予他们的公平正义,我就满足了,因为这时候我收获的是社会对司法的尊重和群众的信任。
记者:在现在这个年龄,夫妻俩都在拼事业,家中老人年纪渐长,如何去平衡家庭与工作?
颜福成:谈不上平衡,更多的时候是弥补。说实在的,我的心思还是放在工作上多一些。加班太平常了,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家里,老婆虽然嘴上会贫上几句,但其实也是支持的。毕竟在这个年纪,正是拼事业的时候,大家都理解。
对父母,亏欠就更多了。父母现在都住在海沧老家,为了照顾我们,母亲会经常过来住。按说厦门岛内到我的老家,开车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是应该常回家看看的。但是经常是周一到周六都在上班,只剩星期天一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所以回去看父母的机会就少了。
之前父母并没有体会到我们的工作到底忙到什么程度,意见挺大的,老在叨叨说应该回家看看了。直到我妈来住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我是真的忙,周六还加班,经常有突发事件也要出去解决。所以到现在是变成爸妈主动和我讲没事就不用回老家了,他们也是心疼我的。父母是挺纯朴的农民,心疼归心疼,在他们看来,把工作做好是当然的、应该的。
·福建厦门现衣服浸泡毒品案
·福建厦门警方举办“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成果展示
·福建南平中院以“三查”推进作风建设
·福建厦门:打击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犯罪
·福建三明教导员吴发诏感人事迹
·福建改进司法作风严防办案办事拖沓
·福建改进司法作风严防办案办事拖沓
·中澳涉家暴刑事司法改革研讨会在福建召开
·福建公安厅聘外国专家为刑科技发展借力引智
·福建厦门涉台海事审判庭审案无改判
·福建公安聘3名外国刑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