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有3168名吸毒人员,1352人成功戒断3年以上,还有533人在参加社区戒毒……”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周辉志手机里的数据每天都在更新。
周辉志今年已经58岁,曾是一名刑警的他如今已经做了10余年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工作。每每听到戒毒人员向自己诉说就业碰壁的经历时,周辉志都感到很心痛。
去年8月,公安部推荐的贵州省“戒毒村”项目深深吸引了周辉志。他前往这个村庄考察:戒毒人员生活、工作都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与外界相对隔绝。戒毒人员一起工作,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我们能不能自己办个戒毒人员的工厂?”还有3年就要退休的周辉志萌发出创业的梦想。
在筛选了20余个项目后,一家做仿真花的企业进入周辉志的视野。“活不累,还可以拿回家加工,真是太适合了。”周辉志前往这家企业做工作,但工厂老板听明来意后一口回绝。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周辉志找到一家答应合作的防护用品厂。戒毒人员万某说:“去年底,周警官带着我们4名戒毒人员来到那家防护用品厂,他让我们试做产品,看体力能否吃得消。我跟着师傅学,一天就做出了4000个鞋套。”
这家防护用品厂的老板答应为周辉志提供原料、技术,还包回收,但要求周辉志在青山区找到至少200平方米的厂房。周辉志起早贪黑地寻找,起初以为不难,却处处碰壁。这时,青山分局局长张晓红帮他出了主意:“钢城分局合并到我们局,空出了一个派出所办公场地,局里同意你在那儿办厂。”
周辉志立即前往那个派出所旧址,经过认真考察,设计了一份名叫“阳光基地”的工厂草图,准备施工装修。但此时又出了意外,因涉及国企产权问题,这个旧址一时仍无法腾出。如今,周辉志依然在为创办戒毒人员工厂而四处奔走。有人问他:“你为何这么在意这些戒毒人员?”他回答:“我想让戒毒人员有尊严地谋生,让他们顺利地回归社会,让社会能容纳他们一颗渴望回归的心。”
在10余年的戒毒工作中,周辉志曾创下了许多“第一”:
2005年,他建起国内第一个辖区吸毒人员动态数据库,这一做法被公安部向全国推广;
2007年,他率社区人员在全省最先展开试点,让吸毒人员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到社区。如今,社区戒毒模式已在全省推行;
2010年,他说服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各部门,建立帮扶吸毒人员联席会议制度……(孙伟 余志浩 张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