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隔离戒毒中心管理人员和戒毒人员
原标题:在温情互助与自我管理中重拾希望——访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隔离戒毒中心
2013年6月26日第二十六个“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隔离戒毒中心“向日葵治疗社区”。在这里,戒毒人员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悔恨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因为毒品而曾经支离破碎的人生。如今,在社区全新戒毒康复模式的帮助下,她们也在充满希望地构思着未来生活的新图景。
今年32岁的陈雪(化名)从小父母离异,六岁的时候母亲再婚。陈雪从十七岁开始第一次吸毒,先后三次进戒毒所。2005年第二次进戒毒所的时候给她很深的感触。在这之前,她有一份在邮局担任分拣员的工作,因为禁不住诱惑而再度吸食海洛因,她失去了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也招致母亲对她的再度失望,提及这段过往,陈雪潸然泪下。
陈雪说:“那次吸毒把我母亲伤得挺深的,我原以为家人都已经放弃了我,不会再管我了,没想到妈妈还是来看我,我记得那时候辅导员带我去见我妈妈,隔着玻璃,我看见妈妈浑身是伤,(我知道)是我继父打的,我哭了,我受不了,我当时特别想冲出去抱住妈妈,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只是无能为力,我觉得在我继父伤害我妈妈的同时,我却还在妈妈的伤口上撒盐。我没有能力保护她、安慰她,哪怕只是陪在她的身边。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哭。晚上,我和这里的家庭成员们分享自己的感触,是她们的关怀让我支撑下来,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
2006年从戒毒所出来以后,陈雪远离了海洛因,邂逅了现在的爱人,并于一年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提起新婚丈夫的时候,陈雪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幸福的表情。然而新型毒品“冰毒”的出现再次侵袭了她本应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在陈雪的认知中,冰毒相对于海洛因根本算不上毒品,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不久新婚的丈夫和母亲发现了这件事,并相继劝说她放弃吸毒,陈雪自己也发现毒品让自己渐渐变得敏感、神经质、偏执、自私,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然而此时的她已经泥足深陷、无法自拔,直至九个月前来到这里。见到这里帮助她、鼓励她、信任她的工作人员,陈雪悔恨地哭了。
当记者问及她新婚的丈夫对她此次进戒毒所的态度,陈雪流露出小女孩般顽皮的笑容,“他挺高兴的,因为他没办法帮助我(戒掉毒品),当然他也很难过。他还安慰我说,这样也挺好的,如果我在这里能够戒掉毒品,至少在饮食起居上(能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我每天下午3、4点才起床,成天无所事事,只是玩玩儿电脑,或者出去,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鬼混,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所以老公觉得来这里是对我有帮助的。”
与其他单纯的戒毒场所不同,“向日葵治疗社区”采取的是让戒毒者自己管理自己,施行同伴教育的手段,使其在心理上主动拒绝毒品。这种全新的戒毒康复模式给戒毒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年42岁的徐立(化名)目前正在“向日葵治疗社区”接受康复治疗。她有近20年吸毒史。她因为吸毒而婚姻破裂,而吸毒带给她的更大伤痛是母亲在她被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期间因病逝世,她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曾经多次出入戒毒所的徐立告诉记者:“我觉得它和所有我见过的其它戒毒机构都不一样,这种全新的模式让我感觉很新鲜、很亲切,这里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真诚交流、彼此关怀、互相帮助,它不同于其它采用军事化管理、通过限制人身自由来强制戒毒的机构,它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倡导责任、关怀和爱,让我们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毒品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伤害,从而发自内心的拒绝毒品。”
如徐立所言,在“向日葵治疗社区”,记者看不到冰冷的铁窗和严厉的警员。这里仿佛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警员、医护人员和戒毒者则好像这个家庭中地位平等的成员。他们互相关爱,共同学习抵制毒品的诱惑。
社区里有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实行等级制度管理,从低到高分为清洁组、艺术组、事务组、激励组,居民根据各自的表现被划分到各组,每天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社区管理人员每天对他们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情绪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表现出色的可以获得升迁,并因此而获得一些“特权”,如增加打电话的次数、陪同外出、单独外出等等,如果违反规章制度,则会受到惩罚,从一般性教育、降级直至开除。这些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的设置也是模拟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理解和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不平等现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同样也正是在这种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中,类似陈雪、徐立等戒毒者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其实也是在为他们今后重新回归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社区的帮助下,徐立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她表示希望远离毒品,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过上平静踏实的生活。
相比之下,陈雪的进步要更大些。自去年九月来到“向日葵治疗社区”,陈雪一直表现出色,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关爱他人。由于表现出色,陈雪现在担任社区的协调员,也就是负责所有居民和社区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工作,处于居民中的最高等级。记者眼前的陈雪皮肤白皙,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短发,身着社区居民统一的白色T恤,显得年轻、漂亮、充满活力,从外表已经完全看不出她曾有过吸毒的历史。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她坚定地表示,自己已经30多岁了,应该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家庭的责任。她说:“我原来没有(对未来的规划),但是现在有了。从这里出去以后,我打算好好地陪陪母亲,然后和老公学习做咖啡,我想开一个小小的咖啡店,然后和他生一个孩子。”
在心理治疗室的沙盘上,陈雪建造着自己梦想中的家,眼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向日葵社区里的成员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她们也都对未来有着相似的期盼和憧憬,真诚地祝愿她们昂首自信地走出这里,从此拥有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