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佛山禅城民警借助网络辟警民互动新渠道

2013-06-24 14:02: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在网上,他是赫赫有名的“永安警长”,全国第一个论坛公安版主,新浪认证全国首个公安派出所微博;参照他的工作模式,广东省建立600多个网络警务室。他叫廖海飙,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指挥中心股长,拥有近25万的粉丝。

靠一张键盘,“永安警长”廖海飙开辟了一条警民良性互动新渠道。更为难得的是,廖海飙还推动组建了“警民志愿团”,警民携手搭建快乐帮扶平台,让治安与济民相得益彰。

力所能及帮助群众

一次,“佛山名镇”项目拆迁区的钉子户“点滴论语”抱着试探的态度,发帖向永安警长求助。原来,由于动迁区的道路围闭施工,有100多户住户被切断了回家的路,愤怒的居民表示要“誓死斗争”。廖海飙立即回帖,并与其私聊到凌晨2点,稳住了街坊情绪。同时,他通过街道维稳中心协调各方工作,为留守居民打通了另一侧出口。

廖海飙还一户户上门走访,主动公开自己的手机号,多起群体性事件在酝酿阶段就被及时叫停。

“把群体的事放在心里,力所能及地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信任你、支持你的工作。”廖海飙春风化雨般化解了许多矛盾。

“便民集市”开进社区

廖海飙牵头其铁杆粉丝建立“永安警长警民志愿团”,如今已有志愿者近200人,有医生护士、救生人员,也有社区工作者、各类技术人员。禅城公安又精心挑选了来自刑侦、情报、交警、出入境、户政等各警种精英,组建“警事顾问团”,将公安专业化导防与丰富的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上门服务品质能力,形成了具有禅城特色的“便民集市”。

为方便群众识别,禅城警方将“便民集市”分为六大功能区。今年5月份,共有17个社区向“永安警长”发出邀请,出现排队等候“永安警长”进社区搞活动的空前盛况。

给独居老人装“平安钟”

居住在禅城区向前街的梁姨,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出入只能依赖轮椅和拐杖。“永安警长志愿团”帮她免费安装了助老“平安钟”,如果梁姨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一摁手头的“平安钟”绿色键,5秒钟内就会接通助老服务中心热线,并得到及时稳妥的服务。

目前,280户独居老人每月摁钟数超过840次(平均每户每月摁钟3次),以此累计,助老中心及志愿者每年需要向“平安钟”用户提供服务过万次。据街坊反映,2012年以前,梁姨和街坊们每年都有5-7次拨打110的报警求助记录,装了“平安钟”后,年均减少报警量751宗。而帮扶困难群众的这些经费,全部来自“永安警长志愿团”在佛山公益慈善大赛中拿到的奖金。

■对话

南方日报:为什么当初会想到在网上开设警务室?

廖海飙:我是资深网民,看到网络上警察形象被严重扭曲和妖魔化,我就在想,为什么网络这块重要的阵地,没有我们的声音?我能不能主动去占领这块阵地?我就向单位领导提出主动触网、开网络警务室、上论坛当版主的计划,用网络听民声、聚民智、察民情、办民事。

南方日报:成立“便民集市”是出于什么考虑?

廖海飙:如何找到一条警民互动沟通的新渠道?我们禅城公安就想通过组建民警专业团队和社会志愿团队,推动“组团式”进社区活动。

南方日报:“平安钟”项目达到实效吗?

廖海飙:“平安钟”公益项目启动以来,辖区年均减少报警量751宗,间接释放警力约1500人次,开拓了社会资源,把有限的警力投入其他紧急警情的处置中。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警察,你去从事公益活动,帮助那些困难群体,你自己有收获吗?

廖海飙:我是人民警察,也是志愿者,我帮助过的人,心里都惦记我。2011年8月,我因公受伤住院一个多月,就有上百位粉丝到医院探望我,梁姨和其他老人甚至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到病房看我,叮嘱我好好养伤,早日康复,让我很感动。

(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孙勇)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广东佛山施行少年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纪实
·广东佛山禅城全警大巡防压缩街面犯罪空间
·广东佛山:加快建设防洪 保安工程体系
·广东佛山:警营过“六一”
·“灭门火灾”悲剧为何屡屡发生?——广东佛山南海汽修店火灾事故追踪
·广东佛山三水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纪实

·广东佛山三水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纪实
·广东佛山南海严打飞车抢夺犯罪
·广东佛山:网购个人信息“私家侦探”被判刑
·广东佛山南海各派出所设立41个警务区
·广东佛山:警民共保平安 警情下降近两成
·广东佛山丹灶联安警务区立体防范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