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城市里的律师,却从全国各地奔向海南山区,无偿受理群众案件
山区来了志愿律师
来自北京、湖北、安徽、河南等多地的律师志愿者组成律师团,默默穿行在海南大山间,4年来分期分批为白沙、琼中、乐东、昌江等6市县伸出援手,无偿开展法律援助,与山区乡亲建立起深厚情谊。
行走于大山间的律师志愿者们在即将离开海南之际,他们的故事才渐为人知。昨天上午,省司法厅为2012年在海南服务的5名律师志愿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欢送会。
义无反顾奔往海南山区
2009年7月,国家司法部和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法律援助“1+1”爱心活动,中国律师援助基金会等6部门动员全国优秀律师,到国家无律师县和西部律师人才严重短缺县开展志愿服务。海南的中西部市县位列其中。
从当年开始至今的4年时间里,先后有4批12人次的“1+1”律师志愿者,到我省保亭、乐东、琼中等市县开展志愿服务。他们都曾是大城市里的律师精英,企业聘请甚至要按小时收费;可他们选择了奔向海南的山区,每受理一个群众案件,都要自己打字、建档、复印,每次自付进出大山的交通费,“经历着悬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对比,他们为的是能让山区老百姓多看到、多感受到一些法律的阳光。”乐东黎族自治县司法局局长李桂容说。
2012年度的5名律师中,年龄最大的杨彦萍已56岁,团队里年纪最轻的康力泽也已47岁。离家舍业,来为贫者说理,弱者维权,他们图的是什么?杨彦萍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乐东的一位农村妇女被家暴十几年,她找到我,当我写好诉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帮她维权时,这位朴实的农家女却说,‘杨大姐,其实我想让我丈夫在法庭上认个错就行,我不想离婚。’当时我很心酸,农村妇女的境遇是多么需要法律的保护;后来,在乐东大安镇给120多名村干部讲课时,发现大多数人对法律援助的意识很模糊,这让我意识到,不仅是农家女,我们的山村都太需要律师了。”
乐东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年5月,全县都没有注册的职业律师,杨彦萍的到来给群众寻求法律援助带来了莫大的帮助,群众口中的“杨大姐”在乐东一扎根就是3年。
为群众带来法律阳光
张学记和康力泽律师来自北京,张学记曾接待过白沙黎族自治县一位农场退休女工,女工含泪说她和20多位老人的退休保险衔接出了问题,农场不肯解决,白沙没有律师,他们跑到儋州去找,却寻来了个冒牌律师,律师费花了,事情却没着落。
张学记听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如果能早来白沙,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当时告诉她,遇到这样的事不用找律师,直接找社保局就可以解决,后来事情果真就在社保局顺利解决了。”张学记在基层感受着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迫切之情。他尽心尽力开展法律援助的同时,也多次呼吁改变贫困市县非法律援助案件找不到律师的状况,呼吁全体律师承担社会责任,也呼吁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完善法律援助渠道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白沙县司法局副局长王文评价张学记说,“当地群众如今大都知道,遇到难解的事要到法律援助中心找‘北京派来的张律师’。”
在昌江打工的农民工黄英诚记得,今年2月23日,安徽来的王强律师用了5个小时为双方当事人当“调解员”,帮他和23名农民工兄弟追讨回了38.3万元工钱。县司法局局长许淞淋说,“王律师一年时间办了55宗法律援助案,为受援人追回了180多万元的损失,他是靠这颗热心温暖着群众的心。”
法与理的力量就这样在大山深处延伸,律师与乡亲的感情就这样在点滴的行动中加固。
律师志愿团中的张成宝律师最近做出决定,在2013年度,他要继续留在琼中服务。问他原因,张成宝说,“我什么都不图,我舍不得这里的人!”(记者杜颖 通讯员吴潇湘)
·海南海口深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追记海南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吴春忠
·海南司法厅:为平安法治和谐海南添砖加瓦
·海南强力推进“灭枪”专项行动
·海南陵水县检察院向渔民宣讲宣讲渔业法
·海南:山区来了志愿律师
·海南:山区来了志愿律师
·河北内蒙古辽宁海南法院部署教育实践活动
·河北内蒙古辽宁海南法院部署教育实践活动
·海南政法委书记:队伍建设重在持续贵在平时
·海南检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