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容忍自甘落后的思想意识,只有奋力争先,小院才有大作为
268平方公里土地、19.2万人口、1.7亿元财政总收入,在河北省邢台市19个县市区中,柏乡县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和财政收入都是最小和最少的。以该县检察院为例,35个政法编制,实有人数28人,其中50岁以上9人。本来人员就少,又有十几个人被抽调到专案组办案,院里整天见不到几个人上班,冷冷清清的。队伍整体老化,对工作定位不高,缺乏竞争意识,久而久之,干警们养成了自甘平庸的习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到几年前,该县检察院工作在邢台市检察系统的综合排名几乎都是“垫底”。
2011年6月10日,王英芳由南和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调任柏乡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军人出身的他,在部队时就养成了“有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遇金牌就夺”的工作作风,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仍然保持这种工作传统和理念。初来柏乡上任,王英芳就感到许多不适应。
“工作落后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丧失了争先创优的信念!”王英芳一遍遍地告诫他的同事:“不能容忍自甘落后的思想意识,只有瞄准第一,奋力争先,小院才有大作为!”党组会上、动员会上、案情研究会上,他逢会必讲,给每一位干警强力灌输“干工作就要争第一”的工作理念。
在王英芳的鼓动下,全院上下憋足了劲,一定要彻底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被动落后的工作局面!有了这种工作激情与干劲,王英芳因势利导,把年度目标定在全市基层检察院综合考评第一,要求各科室单项工作力争全市第一,确保前三。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当初几乎没有一个干警相信能实现这个目标。”王英芳说,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一项一项调度,一件一件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求精、求实,干就干好。经过半年努力,全院干警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处处可见。到年底,13项单项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综合考评跃居第一,实现了党组的既定目标,干警们为此欢呼雀跃。2012年底,该院又取得了综合考评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一位县领导对王英芳说:“全县其他工作都排在全市后三位,唯有检察工作获得全市第一,祝贺你们!”
理论上当巨人,行动上是矮子,指挥棒举得再高,谁听你的?
每天早晨7点,王英芳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已经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
“早晨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又没有来人打扰,有利于理清思路谋划工作。”王英芳戏称,这是领导干部的“黄金工作时间。”
8点过后,干警们陆续上班,王英芳开始调度工作。院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不时地从他的办公室进进出出。
“当领导干部就要谋划工作在前,办案指挥在前,自身要求在前。”这是王英芳对院党组一班人和每一个科室负责人的要求,“如果理论上当一个巨人,行动上却是个矮子,指挥棒举得再高,谁听你的?”
正是有了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全院上下自我加压,工作上你超我赶,出特色,出精品,精益求精,不断创出新的亮点。
——该院先后承办了中纪委“9·14”、“12·4”专案,立案查处1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得到中纪委、省纪委、省市检察院领导的一致好评。其中,该院查办的董玉辉受贿案被河北省检察院评为“十大精品案”。
——成立全市首家县级预防职务犯罪协会,拓宽预防工作领域;出台《关于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警示教育和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等领域实行廉洁准入及诚信管理制度的办法(试行)》,确保政府投资安全,被邢台市检察院推广;编辑出版预防专刊《柏乡职务犯罪预防》,免费向全县国家公职人员发放,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各个环节,坚持贯彻和推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可诉可不诉的坚决不诉,减少社会对立,避免引起矛盾纠纷;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始终,促进当事人和解,减少矛盾隐患。坚持对符合刑诉法刑事和解规定案件的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刑事和解,做到问题不上交、矛盾不外推,堵住执法办案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缺口。执法规范化不断加强,办案质量大大提高,批捕案件、起诉案件办结率以及批捕准确率、公诉案件有罪判决率保持100%,自侦案件侦结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保持100%,连年保持零涉检访、保持干警无违法违纪、保持监管场所无事故等纪录。
对干警,既要严管也要厚待
“魏清奇!”
“崔素改!”
干警们每天上班时要先到值班室的“人脸通”签到仪前,听到报出签到干警的名字后才走进办公室正式上班。这是该院从严管理队伍,狠抓纪律作风的一个写照。
最初,为了规范上下班秩序,严格纪律作风,该院实行的是纸质手写签到、签退,一天四次。发现有人代签后,该院将纸质手签改为“人脸通”签到仪签到。上午签到时间设定为8:00-8:35,但每天不到8:30人员就陆续到齐,然后换好检察制服,打开电脑登录内网,翻阅案卷或起草文书,开始一天的忙碌。办案外出的,向主管领导请示,经检察长批准,再到办公室备案;公务警务车辆出门要到办公室开具派车单。中午前,外出人员、车辆返回。11:45,值班室签退。下午5:30之后,各办公室开始打扫卫生,然后大家陆续离开。
干警不守纪律、作风涣散是要付出“直接成本”的。按照该院《机关管理及绩效奖惩实施办法》的规定,日常管理实行百分量化评分,迟到、早退、缺岗,着装不规范,不按照规定程序请销假、办理外出登记,违规使用车辆等现象,每次要扣2-5分。在抽查中一经发现,第一时间通报批评,从全勤奖中扣除最低30元,并在年终总评中按每分10元的标准从年终奖扣发。全年累计扣分超40分的,取消全年评先评优、提职资格和年终奖。一名班子成员因忙于工作,没按规定签到、签退,一个月被扣发了240元。
“事事有制度,处处讲纪律,把规范养成习惯,这样才会井然有序。”王英芳在党组会上的这句话,如今已经变为现实。从日常考勤、着装规范,到值班值勤、车辆管理,再到案件管理、绩效奖惩,整个检察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标准,并与考核考评挂钩,与激励措施挂钩。
从严管理结出硕果。2012年度,该院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2010-2011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河北省检察院授予“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
“干警们每天工作很辛苦。我们院小,经济底子薄弱,能够给予干警的不多。只要党组能做到的,我们就全力去争取。”谈起队伍管理,王英芳感慨万千。从上任伊始,他就在干警的后勤生活上忙前忙后,解决住房,改善食堂,谁家有困难嘘寒问暖。除了生活上关心,在政治上也让每个干警看到院党组的真心实意。两年来,该院有10名干警被提拔为副科或正科级。其中,4名50多岁以上老科长享受到了正科级待遇,这在该院是史无前例的。
2013年4月,邢台市检察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检察长陈晓明在全市检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标准、快节奏、高效务实”的工作要求。这一要求犹如加速器,把柏乡县检察院再一次推进了快车道。“我们要借这次全市检察工作会议的东风,按陈检讲的‘上紧螺丝,再次加压,高标准定位,高效率落实,全力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红旗不倒,第一不落,金牌不丢!”王英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