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诸警种联动,大要案件迅速侦破,合成作战破案新机制成效显著;信息引领、动态管控,民警沉入社区,网格化警务提升管理服务效能;24小时服务群众的网上公安局荣获“创新盐城优秀服务品牌”提名奖,“假牌克星”民警朱勇的经验做法得到全国同行的称赞……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坚持以民意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精心打造“警务创新与民意对接”工程,在破案打击、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探索出一批群众认可、行之有效的新举措新机制,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尊重首创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
3月28日,盐城警方抓获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破获了以采购香烟和白酒为名,实施诈骗的系列案件40余起。
案件告破,得益于盐城市公安局的“侦查应用平台”。该平台从创意到研发、从试用到完善,全部由民警自己完成。4月3日,盐城市公安局给平台项目主要负责人刘洪记三等功一次。
“尊重基层所队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公安特点的‘品牌’项目。”盐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存喜说,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为充分发挥创新成果示范引领作用,盐城警方专门设立警务工作“创新奖”,获奖项目将获得1万元奖励;荣获国家、省、市级创新奖的,给予1∶1的配套奖励。同时,盐城警方还通过设立“金点子奖”,开辟“创新论坛”,组织开展“创新竞赛”,鼓励民警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民警的聪明才智;通过组织开展创新成果巡回演示等活动,举办创新成果推广现场会,最大限度地放大创新效应。
创新紧跟民意 吸收无穷民力
把民情民意作为警务创新的重要指向标,是盐城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他们牢固树立“小案不小办、小案不小看”的理念,大力推行“小案大破”、“破小案、带串案”工作机制,加大对盗窃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盗窃家禽家畜等事关民生的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成功破获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串案、窝案,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警务创新关注民生小案,更注重破大案。近年来,针对犯罪智能化、职业化的新特点,盐城警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作战模式,探索建立了案例剖析机制、诸警种合成作战快速反应机制、刑事案件“立体勘查”等系列破案打击工作创新举措和创新成果,实现对大要案件打快打准、快侦快破。
创新破案打击模式提升了公安机关战斗力;服务群众、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则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服务品牌。
“网络问政”、“全警触网”,盐城警方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搭建警民互动交流平台。2011年8月以来,盐城警方大力推进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建设,完善网上公安服务功能,提升网上公安服务水平,开通了“网上公安局”,建立“平安盐城”、“瓢城车管”公安微博、QQ群,到目前累计访问量近500万次,接受各类查询服务万余次。
提升能力素质 强化创新动力
“我已经顺利通过第四关了!”4月6日上午,盐城市公安局机关民警小朱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网上闯关”。
不久前,由盐城警方自主研发的集资源共享、学习训练、考试考核、训练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盐城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正式投入使用。网络学院将网上“闯关”游戏理念引入民警网上学习培训,受到广大民警的好评。网络学院全天开放,民警可以在值班、执勤间隙随时上网学习,突破传统培训对时间、空间的制约,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近年来,盐城警方以部署实施能力素质提升“353”计划为抓手,从贴合基层实战、满足民警需求出发,通过创新集中培训模式、转变岗位练兵方法、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和构筑能力展示舞台“组合拳”,实现了队伍素质优化和民警能力提升。
“由于基础薄弱、警力不足等客观因素,我们的硬件确实存在差距。剑可以不如人、但剑术不能不如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孙玉东说。
3月27日,在盐城市公安局城南新区分局举行的“警师”签约仪式上,刚参加工作的民警王大为成为新河派出所民警游其祥的徒弟。游其祥从警10年来,接警近万起无投诉,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100%,是全局有名的“能人”。
定期举行“警师”签约仪式,为新民警确定骨干民警作为师傅,负责对学员民警的业务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和8小时外的管理工作,已成为盐城警方加强对新警成长跟踪培养、促使新警尽快进入角色、尽早成为精兵强将的重要手段。
·江苏盐城:创新社会管理凝聚正能量
·江苏盐城中院20条意见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江苏盐城铁警开展“平安铁路在我心”活动
·江苏盐城中院开展纪律作风普遍约谈
·江苏盐城头罾边防进企业开展防骗宣传
·江苏盐城“二十条”推进调研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