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大连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大背景下,辖区内各类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也使得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与日俱增。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需求,大连中院为此出台了《大连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为企业发展提早“号脉开方”,引导企业及时避开暗礁险滩。
■案件处置:突出调解
镜头一 2013年3月19日,美国商业软件联盟中国区总监王晓艳来到大连中院向民四庭赠送牌匾,以感谢该院在审理美国软件公司诉大连某设计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系列案件中所做的努力。
欧特克、奥多比(音译)均系美国知名的软件公司,其开发的Autodesk CAD、Photoshop系列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工程建设业和传媒娱乐业。
2012年6月,两家公司发现大连某设计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经营场所内的计算机上复制、安装并商业使用了其享有著作权的软件,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大连中院受理此案后,迅速制定证据保全方案,采取有效的证据保全措施,并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调解。在向被告阐明其使用盗版软件的性质、后果并分析利弊后,又通过被告所在的行业协会与原告在中国的销售公司进行沟通交流,最终促使原、被告双方就销售与赔偿问题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欧特克、奥多比纠纷案只是此类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个例,却折射出大连中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的审慎态度。
为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减轻诉讼当事人“讼累”,针对知识产权诉讼具有客体的无形性与可期利益的不确定性,当事人之间基于知识产品的利用或传播存在合作协商的可能等特点,大连中院以“调解年”活动为契机,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答辩阶段、庭前证据交换阶段、庭审阶段等多个环节,构建“全程调解、全员调解”的调解格局,努力使对簿公堂的竞争对手握手言和,从而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庭审环节:强调公开
镜头二 2012年9月15日,在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召开之际,大连中院受邀在专交会分现场公开审理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国内多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高等院校师生、专交会参会各界代表近百人旁听了庭审。
作为专交会系列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公开审判围绕一起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展开庭审,合议庭组织原、被告双方以被告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否侵犯原告外观设计专利权为焦点,进行了陈述、举证、质证,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大连作为著名的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先进完善的城市设施造就了发达的会展经济。自2003年起,每逢举办专交会,大连中院都会应邀在会展现场设立临时法庭,旨在通过以案说法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公开庭审已成为专交会一张亮丽的名片。
“司法的权威不仅源自法律赋予的国家强制力,更源自社会公众因司法公开而形成的对司法的充分信任和认同。”主管知识产权审判的中院副院长董立群如是说。为提升社会认同感,大连中院以“司法公开”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力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廉洁。
自2010年开始,大连中院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在每年的知识产权日当天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网上直播,如2012年对“美即面膜”系列侵权案的审理,让社会各界通过现代化的资讯手段了解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程序和法律规定,警示并教育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者。如今,延续数载的庭审网络直播已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大连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
■普法宣传:重在“江湖”
镜头三 2012年3月19日,一个远在浙江乐清的小加工厂与一个地处辽宁大连的知名企业对簿公堂,只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一互,最终法院判令来自乐清的企业立即停止使用并变更其企业名称。
此案是辽宁省首例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纠纷案。经过调查,合议庭认为两家公司均为从事互感器、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主体,存在市场竞争关系,应确定为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纠纷,并适时对一审法院认定的不恰当案由给予了纠正。
案件所涉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互感器生产的龙头企业,又是当地的纳税大户。通过大连真心罐头、大连通达驾校、大一互等系列案件的审理,大连中院党组一班人认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能只居“庙堂之高”,更多地应该关注“江湖之远”,让知识产权审判关口前移,努力为大连市本土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该院院长李威要求“到基层去、到企业去、接地气”,开展了“知产法官进园区”活动,深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向企业宣传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商事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纠纷和解决纠纷,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在企业众多的软件园区,大连中院邀请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举办了以“如何避开知识产权的暗礁”为主题的座谈会,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大连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就企业代表关心的如何处理专利权权属纠纷、如何打击仿冒等侵权行为、员工跳槽时如何避免“技术跳槽”等问题进行了耐心专业的解答。
大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印刷、包装、金属材料的大型企业,几乎公司的每次技术革新都会与知识产权挂上钩。“法院的民四庭就像我们的‘娘家人’,遇到疑难法律问题可以随时沟通答疑,遇到侵权官司也不用担惊受怕,无论是判决还是调解,都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公司总经理王明光说道。
据统计,大连中院2012年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75件,审结153件,结案率达87.43%,其中调撤率接近70%。知识产权案件的妥善审理,较好地起到了震慑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普及知识产权常识的积极作用,营造出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珠江路边,知产保护在行动
·泸州企业代表走进江阳法院 “零距离”观摩庭审感受酒类知产保护
·国际名企盛赞浙江高院知产保护审判工作
·渝滇甘高院加强知产保护
·上海浦东法院:知产保护恰到好处的拿捏艺术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知产保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