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阳(化名)通电话,得知他们父子关系现在很好,与继母也能和睦相处。陈阳正在理发店做学徒,手艺大有长进……”这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未检科“护航日志”的一段话。
去年12月初,未检科科长杨梅接手了陈阳盗窃案。在和陈阳谈话时,杨梅发现,只有16岁的陈阳,对有关父母的话题非常抗拒。经侧面了解得知,早在陈阳五岁时,他母亲因家庭矛盾服毒自杀,父亲在外打工又重新组织了家庭,陈阳一直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陈阳父子关系非常紧张,陈阳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虽然根据陈阳的犯罪情节及后果,淮安区检察院经研究决定对陈阳作不起诉处理。但杨梅认为,如果不能解开这对父子间的疙瘩,陈阳很有可能再次犯罪。于是杨梅和陈阳父子“约法三章”:每个星期互通一次电话,陈阳每个月给杨梅写一封信汇报思想,每季度双方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谈心。为了记录“约法三章”的执行情况,掌握陈阳的成长动态,杨梅特意买来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进行记录,“护航日志”由此产生,并逐步由陈阳个案扩展到该院每一位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形成了制度。
通过护航日志,案件承办人和未成年人本人及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互动机制,承办检察官及时了解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行为状况和情感状况,并一一记入“护航日志”,及时分析研判,一旦发现不良苗头,立即联合家庭、学校或邀请有关社会组织一起进行帮助和矫正,确保他们不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所有被“护航”的未成年人无一重新犯罪。
“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的帮教进行规定。因此,对这些一度迷失人生航向的孩子,检察机关不能一宣了事,而应尽我们所能,在人生的道路陪他们前行一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淮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建文说。
·江苏省高院司法厅到淮安社区联合调研
·江苏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赴淮安区调研
·江苏淮安:案管部门运用复合监管发现诉讼监督线索
·江苏淮安“律师行业教育”活动凸显成效
·江苏淮安:文明交通疏堵结合
·江苏淮安学习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