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百姓安全感安居感正义感
辽宁八年持之以恒深化平安建设
2005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明确指出:“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内容,给人民群众以安全感、安居感、正义感。”
8年来,辽宁社会安全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实践证明,平安建设开展以来,辽宁老百姓日子越来越舒坦。
平安辽宁建设开展8年,是辽宁省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为此,辽宁省连续8年获得“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称号。
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在6月20日召开的推进平安辽宁建设会议上指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作为“一把手”工程实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平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切实加大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动平安辽宁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有人称,时下的平安辽宁建设有如打响一场“新辽沈战役”。
夯实基础打通平安辽宁“经络”
2012年8月,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马圈子乡普降大雨,降雨量达170毫米,造成大面积停电,部分地区通讯中断,全乡出现灾情。
危急时刻,“片长”、“户长”冲在前面。他们靠一双脚、一张嘴挨家挨户把信息第一时间告知群众,在稳定人心的同时积极组织抢险救灾。
洪灾后,马圈子乡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情况,损失降至最低。
而这些“片长”、“户长”,正是“户联网”中出现的新“官衔儿”。
2012年初,抚顺县在各行政村采取按照居住地、产业等实际情况,划分户区和片区,分别设置“户长”、“片长”。农民就这样被“网”聚了起来,每名村民都在网络管理之中。
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抚顺县信访总量50件次,同比下降39%,无访村达98%,历史积案基本化解。
与此同时,西丰县的“知心大嫂”名气也不小。
“知心大嫂”通过拉家常,往往不经意间就将邻里间积怨多年的矛盾化解消除。目前,西丰县614个自然屯都有“知心大嫂”,形成了“屯屯有‘大嫂’、事事有人管”的农村综治工作新格局。
开展平安建设以来,辽宁积极探索以基层建设促进平安建设、以基层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方法,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平安建设和推进社会服务与管理上来,彻底打通了平安辽宁“经络”。目前,辽宁省1500余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1万多个村(社区)都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中央综治委检查督导组曾对辽宁省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心系民生不避矛盾不当“过客”
关注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平安辽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5年3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的86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从2007年起再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5万平方米以下集中连片的299.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建,并要求各地作为1号民生工程。
为此,辽宁省委综治委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有利时机,将平安创建工作全面覆盖棚户改造区,把平安建设贯穿于棚户区改造始终,有效扩大了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社会影响。
目前,全省由6400多栋新建楼房组成的200多个棚改新区已交由社区管理,配备综治专干254名、专职保安联防队员5080人、群防公益性岗位8060人,社区治安防范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全省棚改新区与棚改前相比刑事案件下降80%、治安案件和各类矛盾纠纷下降85%,昔日的治安乱点变成了今天平安建设的亮点。
2008年6月,本溪市公安局创造性开展以爱民、利民、亲民、惠民为主题的“千名民警进万家”活动。
杀人后在逃17年之久的张毛林,公安机关曾多次组织抓捕未成功。活动开始后,溪湖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许英力将张毛林的姐姐张秀英列为帮扶对象,大雨天为她家修缮房屋,寒风里又及时送来棉衣。
看着许英力为自己的事忙里忙外,张秀英主动配合民警,将藏身在宁夏并已结婚生子的张毛林抓获归案。考虑到张毛林妻子瘫痪在床,许英力又把其妻女带到本溪妥善安置。
受该件事感召,2008年最后一天,又有6名在逃人员主动向本溪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在国家重点工程沈西铁路建设征地工作中,沈阳市郊大潘镇王兴村全村1397亩土地全部要被征用。
征地办进村后,谈签工作几个月无进展。村里形势极度紧张,双方险些产生过激行为。
沈阳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来到村里“大走访”。第二天,市公安局50多名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驻村了。村民们吓了一跳,以为要有“行动”。
可民警们的行动竟是拉家常、干农活,要么就是开车送村民去看病这些小事儿。村民渐渐放心了。
一天天过去,逐户走访让村民对民警由抵触到熟悉,渐渐成了朋友。几个月后,73户村民终于全部顺利签订合同。村子稳定了,也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许文有告诉记者:“维稳工作无小事,我们不避矛盾不当‘过客’,把具体小事做好了,才能避免大事发生。”
攻坚命案发案数年均下降10%
命案高发一直是辽宁比较突出的治安问题,推行平安辽宁建设前的2003年,辽宁命案数量达到2069起,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平安辽宁建设伊始,便首先打出整治命案系列组合拳:一是纳入平安县(市、区)重要考评指标。将遏制命案高发作为考评平安县(市、区)的一个刚性指标,省综治委按发案的实有人口万人比例、发案绝对数、与上一年同期比下降幅度3项数据,逐月进行全省排名,每季度发一次通报,抄报各市委书记、市长。二是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省综治委组织由省级领导带队的7个督查组,实行领导包片,对重点县(市、区)命案高发问题专项治理进行督查指导。对月发案3起(含3起)以上、当月发案绝对数在全省排位前6名的县(市、区),由省综治委直接向县(市、区)委书记发《命案问题突出地区督查书》,责令说明原因、检讨责任、落实治理措施。三是加强治安复杂地区整治。
通过命案整治专项行动,全省命案数明显下降,到2012年命案数712起,年均下降10%以上,命案绝对数从全国的第3位退至第11位。
在命案整治过程中,全省政法机关可谓各显“神通”。
早在2009年,沈阳市公安局就确定了“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而时至今日,沈阳市命案现案破案率目标仍是100%。
2011年初,大连市人民检察机关在东三省率先推出公安机关命案侦查同步介入新模式,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命案侦办质量。
2011年“5·01”特大袭警致死案发生后,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立即组成工作小组,进驻现场。工作小组经了解案情、观看现场监控录像、参与案件讨论后,提出相关引导侦查取证意见。
随后,大连市检察院侦监处再次派员参加了公安部专家组尸检论证会。同年5月20日,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在今年4月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苏宏章明确要求“要做到命案发案数要比前3年平均数下降20%,侦破率要达到95以上”。
平安建设,任重而道远。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今天的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推进平安辽宁建设,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平安辽宁建设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作为一项全局政治任务落到实处。要抓紧完善推进平安辽宁建设具体措施,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不断提升平安辽宁建设整体效能和工作水平。(记者张国强)
·辽宁部署“十二运”安保工作
·辽宁拟修改条例加大见义勇为奖励保护力度
·辽宁凌海市全面提升政法队伍“五个能力”
·辽宁开始交通违法“清零行动”
·辽宁试点环境责任险 赔付污染受害者
·辽宁将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黑名单管理
·辽宁将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黑名单管理
·辽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巡查
·辽宁沈阳消防启动安保“全运模式”
·辽宁高院规范参考性案例编选
·辽宁盘锦警校联手开展禁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