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工资超白领的农民工依然弱势

2013-06-21 08:36: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胡印斌

农民工工资单上的数目是其全部的劳动回报,是汗水、青春换来的血汗钱,哪怕休息一天,或是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力,就会立刻消失。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日前晒出的一张建筑工地“工资单”显示,农民工月工资最高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网友评议:“身为白领,压力很大啊!”

2010年即有媒体惊呼,北京建筑行业农民工月工资9000元,超过白领;前不久,一项“大学生毕业起薪不如农民工”的调查也曾引发热议。

其实,白领的“大惊小怪”更应该视为对自身处境不满的一种宣泄。白领一族的薪水近年来呈现“滞涨”迹象,待遇改变不明显,而大城市的户籍门槛、畸高房价乃至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却同步袭来。与此相对,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需要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建筑等行业,农民工工资也呈现刚性增长的趋势,这不免引起同样“北漂”的都市白领的艳羡。

无论是“大学生毕业起薪不如农民工”,还是“农民工工资超过白领”,此类热议均属于某种社会情绪的流露,那么农民工的工资含金量几何?真的值得白领艳羡不已吗?

一方面,农民工工资单上的数目是其全部的劳动回报,既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补贴。这些是汗水、青春换来的血汗钱,哪怕休息一天,或是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力,就会立刻消失。

另一方面,与“高工资”一体的是“低福利”。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困扰农民工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改观。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仍然较低。2012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障,仍然很难照拂到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身上。

可见,一时较高的工资并没有改变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当下,我们仍需进一步破除制度的壁垒,努力消除户籍、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诸多制度性障碍,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获得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浙江上虞:检调对接帮农民工讨薪18万
·南昌创设“法援夜市”无缝对接农民工需求
·河南二七区法院为农民工维权形成长效机制
·辽宁北票法院成功调解28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
·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适应社会
·河南高院42名农民工讨回4年前工钱

·河南高院42名农民工讨回4年前工钱
·童心共圆中国梦 各地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
·江苏省部署“农民工学法活动周”
·广东连州法官化解僵局助农民工讨薪
·天津滨海:让受伤农民工维权之路畅通无阻
·福建泉州构建农民工就业维权双向联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