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慰藉 大爱感召
□刘召建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特殊人群法制教育中心规范、有序、人文和集约式的管理,村(居)干部对特殊人群“保姆式”的呵护与帮教,区特殊人群互助基金会,对32名矫正对象家庭困难“五必助”的落实,组织义工为劳动力奇缺的矫正对象抢收抢种,定期邀约“心存感念,做在当下”的帮教对象现身说法,管教干部平日的嘘寒问暖、节庆的礼遇慰问等系列服务管理,撼动了特殊人群的心灵,重塑了他们回归的信心,引发了其自觉奉献的内在动力。
情系灾区 爱心送千里
一走进开发区特殊人群法制教育中心的陈列室,就会看到一封感谢信,许多人都会被这封信吸引住。信纸上写着:“好人吴某迎、吴某义,我们这里发生强震不久,就收到你们从千里之外寄来的爱心捐款,这一善举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灾区人民真诚地感谢你们……”
原来是开发区大湖村社区矫正对象吴某迎、吴某义兄弟从电视上得知四川省芦山县的龙门乡4月20日8时许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众多房屋被毁和部分人员伤亡,吴氏兄弟未曾多想,就分别从准备用来建设蔬菜大棚和购买猪苗的钱款中取出1000元与500元,即时寄往灾区。
“在镇里没有统一号召,你们家经济状况又不怎么好的情况下,怎么就想着主动给灾区捐款呢?”开发区大庙镇司法所长蒋继峰试图一探究竟。吴氏兄弟的回答朴实又简单:“谁家都有个突发事情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尽力帮一把,人人都会这样做的。”这发自灵魂深处的平实之语,却拨动着整个特殊群体人员的心弦,仅1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自发向灾区捐款近2万元。
完璧归赵 见财不起意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一个经济窘迫、家徒四壁的社区服刑人员来说,能做到“见财不起意,即归寻物主”,更应获特别掌声。
蟠桃社区矫正对象老王,身有残疾,多年来全靠一辆破旧“摩的”载客来维持全家生计。
今年4月一天的晚上,他拉完最后一位乘客后,匆匆回家。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谋生,离家不远处,熟人张某招呼他,要乘他的车去徐州高铁站。张某一上车,就高声戏谑道:“老王,你大字不识几斗,还玩起时尚来了。”老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头往车里看去,只见一台手提电脑出现在眼前。顿时,他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老王马上请张某转乘别人的车,自己则开着“摩的”去寻找失主。原来,外地来徐办事的马某乘坐老王的“摩的”,下车时,因天色已晚,自己又行色匆匆,一时疏忽,就把电脑丢在车上了。马某发现,整夜都焦虑不安,一大早就循路往回找,试图找到老王,没想到老王也在找他,抱着失而复得的电脑,马某激动不已,一会想给老王钱,一会又想赠物给老王,但都被婉拒了。
尊老护幼 义举传美谈
“我为自己的不孝痛悔不已,又为今天能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上的老人与孩子做点事而感到一丝欣慰……”不久前,大庙镇某社区帮教人员李某在全区特殊人群法制教育座谈会上发言时这样说道。他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并对其当下表现给予认可。
李某所在村(居)敬老院常年住着30多位老人,敬老院里事情多,服务人员少,正常运转有些困难。李某得知后,就主动利用早晚前往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该院有位老人蒋某已80多岁了,因病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李某经常为其擦身洗脚、修剪指甲、端屎端尿,把老人感动得直流眼泪。李某还自学理发手艺,承担起了为老人理发的义务,至今已坚持两年多。
李某还是孩子们的“护佑神”,他常在学生放学必经的交通路口协助学生过马路,护卫其安全。5月14日下午,在学生回家的途中,一个社会闲散人员向小学生王某索要钱物,其欲望未得到满足,就想动手打人,这一情景正好被李某看到,他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制止了这个无赖的恶行。李某的这番义举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江苏徐州睢宁:蓝天卫士田间上岗
·江苏徐州市区检察院对不捕案件制定风险评估预案
·徐州铜山:追求群众认可的和谐
·徐州云龙检察:研发应用预警系统预防医疗腐败
·徐州泉山:联合辖区内17家单位推行涉检信访便民代理制度
·创安十年 徐州命案“八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