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前往眉山调研。
邻里之间因为房产交易未成,扯出了十万元预付款的糊涂账,唯一证据是一张欠条,真伪却扑朔迷离。这是发生在眉山东坡区大石桥街道的一件真实案例,通过社区调解委员会和社区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不厌其烦从街坊友情到个人诚信做思想工作,最终真相大白让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一场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的邻里纠纷。
这件案例是眉山创建全国法治城市工作的一个缩影。2009年起,眉山市在四川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45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眉山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紧紧围绕依法治市发展战略,以构建八大体系为抓手,以实施法治文化亲民、法律服务为民、法治环境惠民三大行动为重点,不断健全法治机制,创新法治载体。通过近4年的努力,眉山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五五”普法先进市,被全国普法表彰为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6月19日,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省司法厅长李仲彬、眉山市委书记李静等陪同下前往眉山就创建“全国法治城”相关工作进行调研视察。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张苏军给予了“力度大、规格高、进步快、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充分肯定。“法治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重要内容,今天到眉山视察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我最大的体会是领导重视是法治建设的源动力。”张苏军说,“希望眉山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重视民主法治建设,继续做好法治文化建设与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
中国梦,法治路,四川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目前正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法治城市创建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据悉,四川省委、省政府“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把创建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作为“六五”普法的重点,要求五年时间创建15个省级法治城市、100个省级法治县(市、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个市全面启动了法治城市创建工作,136个县(市、区)开展了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
去年4月,四川省法建办下发文件在全省组织开展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考评和命名活动。各地积极响应,首批申报的有8个城市、73个县(市、区)。截止目前,首批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共评选出6个城市、55个县(市、区)。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透露,目前司法厅党委专门对首批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进行了审核,命名仪式即将举行,“相关城市将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记者 代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