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安、通信运营商和银行三方联防联控作用
“这个特价机票网站是不是真的?”“我刚收到一条《中国最强音》发的中奖短信说要汇手续费,是不是有这一回事?”“你们公安局是不是有个安全账户?”“在网上商城买了自拍神器老不发货会不会是骗人的?”……6月6日,深圳市公安局开通了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反响极为热烈。开通仅10天,就警示并成功阻止市民被骗379次,涉及金额300余万元。
“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下称 “专线”)6月6日正式开通启用,“专线”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分行、深圳市银监会、深圳市交通管理局、各银行、通信运营商以及市公安局指挥部、经侦、刑警、网警、公共关系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建立“专线”常设机构,配置30名专线咨询员,受理包括电话、短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举报和咨询。
深圳警方表示,110一般用于紧急求助,过多日常咨询服务不便使用,专线则专门针对信息诈骗的报警与咨询。专线设立特服电话号码 0755—81234567和网站 http://www.sznet110.gov.cn,24小时为群众提供与信息诈骗犯罪相关的防范、处置服务。同时,针对信息诈骗犯罪的实施链、信息链和资金链,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和宣传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市民的损失。咨询专线的开通,不仅是对遏制信息诈骗犯罪手段的重要补充,更有助于建立监管、防范、打击的完整体系,发挥公安、通信运营商和银行3方的联防联控作用。
打了一个电话保住三万美元
专线开通,群众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能确保财产不被骗走,不是故事,而是事实。
6月9日16时30分,赵先生致电“专线”咨询,其在外国留学的儿子通过QQ聊天称同学寄存他银行账上的存款要急用,但因银行卡出现故障无法向其同学支付,要求赵先生赶快向指定账号汇款垫付3万美元。赵先生用手机联系其儿子未果,心情特别着急。
针对以上典型的QQ账号被盗,骗子冒充亲人实施诈骗的伎俩,专线咨询员小邓向赵先生详细分析了骗子的作案手法,告知其在未清楚求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汇款。赵先生通过多渠道与儿子取得联系后,方得知险遭诈骗,事后致电“专线”连连道谢。
6月10日22时05分,专线咨询员接到市民刘先生电话,称其收到某网络游戏的中奖信息,并被对方恐吓如不交手续费领奖,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专线咨询员对该网站真伪进行甄别的同时,不法分子还在不停地催促刘先生汇款。
确认该网站属于诈骗网站后,咨询员立即提醒刘先生不要上当。咨询员还向刘先生提供了一些辨别诈骗网站的技巧。随后,专线将该诈骗网站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关停处置。
专线开通10天,市民致电1458次
从6月6日至6月15日,专线开通10天以来,共接到市民来电1458次,其中,接受举报578次,接受咨询708次,协助报警113次,无效电话59次;警示并阻止市民被骗379次,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及时处置诈骗电话584个、关停诈骗网站62个,试行效果初显,并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6月11日15时许,专线咨询员小王接到事主吴先生来电,称在某交友网站上认识一个女朋友,对方以要开店的名义让吴先生送花,并且给了指定的花店电话,吴先生送了2次,共汇款8000余元。后来对方再次要求汇款的时候,吴先生感觉不太对劲,想起前不久刚刚在深圳公安微博上看到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开通的消息,于是拨打了专线电话。
咨询员向吴先生详细了解案情后,经核查,该网站未登记注册,所谓的花店也是子虚乌有。通过点破诈骗犯罪手法规律特点,咨询员成功劝阻了吴先生再次落入诈骗的圈套。目前这个诈骗网站和“花店”电话已被封停,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我们希望让群众在遇到信息诈骗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 ‘咨询专线’,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受骗了,报警越早越好。”深圳警方负责人表示。
罗湖民警上街宣传防骗专线
“接到可疑转款电话,请先与家人、朋友联系沟通,或向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0755-81234567进行咨询……”6月17日是父亲节,深圳罗湖警方开展反信息诈骗宣传活动,为市民群众宣传防骗技巧。
罗湖警方介绍,当前常见的信息诈骗形式有近30种,其中制造危急假象是诈骗分子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约占全部案件的60%。当天的宣传活动中,罗湖警方特别为中老年人群防骗支了几招。
在罗湖东门步行街文化广场,警方通过发放传单、电视播放、设置展板、现场咨询等形式进行宣讲。不少过往群众向记者表示,专线电话“81234567”特别好记,“以后遇到可疑电话,就有了一个权威的核实部门了。”
当天的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参与宣讲人数达到10万人次。
精心研判警情 发布“专线提示”
“专线”在接受群众举报咨询的基础上,还对信息诈骗手法、团伙、区域、受害人群等进行动态分析、深入研判,通过及时发布信息诈骗警情最新动态,有效提升群众识骗防骗的针对性。
记者了解到,近期,深圳举办了大型车展等活动,专线工作人员在咨询服务中发现,“购车退税”类诈骗成为前些天较为突出的诈骗手法,共有30余名市民反映接到所谓的 “汽车售后”、“车管所”、“税务局”人员电话,谎称可以全额退回购置税。经咨询员及时提醒,来电市民没有轻易汇款,避免了被骗。
据此,深圳警方特别对外发布了“专线提示”,对市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相关链接】
深圳警方防骗不仅只有一条“线”
深圳市公安局针对信息诈骗犯罪的技术遏制和宣传防范,将工作重心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防范前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初步遏制了信息诈骗警情的高发势头。
“秒杀阻断”机制◆◆◆
当日警情100%处置
通过与市局110接处警平台建立的警情实时共享渠道,深圳网警指定专人每天逐条查看、实时提取警情中的涉案电话和银行卡号码,并在2分钟内完成电话号码核查工作后,随即录入系统进行遏制,在技术层面上以快制快,做到“发现一起警情、遏制一批案件”。目前已做到当日警情100%处置。每日向电信、移动、联通公司通报,限期24小时关停;每日监督关停情况。(记者 周保军 陈奕璇 通讯员 吕福志)
“e警工场”◆◆◆
自动拦截涉嫌诈骗电话
用户拨打、接听到可能是诈骗电话时,手机会立即弹出提醒框进行提示,这是深圳网警于去年8月在全国首推的免费手机软件“e警工场”,从源头识别、堵截涉嫌诈骗的通信号码和银行账号,有效将防范延伸至了诈骗犯罪最前端。
这个软件中包含的数据包括近年来涉及诈骗违法犯罪的10万余个银行账号及30万余个电话号码,为老百姓提供专业的反诈骗预警服务。“e警工场”软件下载量已突破120万次。
网安警务室◆◆◆
从公安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
深圳网警在各大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布建警务室,扼住信息传递和收取赃款这两个信息诈骗犯罪的关键环节。
通过与电信、移动、联通的深圳市分公司和区级公司建立的网安警务室,联合深圳电信建立“防诈骗语音提示”机制,可在群众接到可疑网络电话后自动追呼防范语音提示;与深圳3家运营商建立“110”等政府专用号码的“白名单”保护机制,屏蔽冒充这些号码的诈骗电话,有效防止群众受骗。自“白名单”保护机制建立以来,冒充深圳公安110的改号诈骗环比下降97.5%。
深圳警方协调深圳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对“400呼叫转移、捆绑一号通、VOIP网络电话”等涉案号码推送忙音信号等措施,切断犯罪分子的作案渠道。
在深圳各大商业银行试点建立推广网安银行警务室,与各银行建立诈骗转款高发网点、渠道“黑名单”通报机制,督促银行加强柜台、ATM机、网上银行的安全防范。今年以来,各银行就主动发现、劝阻被骗群众汇款73次,挽回损失57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