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南京国土资源局推进依法行政纪实

2013-06-19 16:09: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市法制办的关心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国家、部、省、市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法治国土”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在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中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群众权益彰显执法形象,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公信力。

    组织健全领导有力

    周密部署宣传推进

    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科学、阳光运行的重要途径,该局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事关全局的长期任务和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大事来抓。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是加强宣传,展示形象。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是取得社会认同和群众广泛支持的重要手段。该局制定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和《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2012年度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计划》,借助“3·19”矿法宣传日、“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宣传日活动,普及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基本情况的认知度,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能力。过硬的法律知识是推进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基础,也是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定期开展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为主题的法律、法规业务培训活动,落实局党组班子集中学法制度,营造全系统学法用法氛围。南京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开展全员集中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水平,全年参加学法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次,落实执法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均持有江苏省政府统一印制的《江苏省行政执法证》。

    四是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稳步前进的保证。该局制定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和《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法治机关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4)》,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制约权力、强化监督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国土资源管理在依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中健康运行。

    五是狠抓落实,严格考核。落实与否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抓落实就要提高执行力。该局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年度国土资源工作责任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选先进、干部提拔重用、晋升工资等挂钩,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位。

    完善集体决策机制

    科学民主行使权力

    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也是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合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科学民主运行的重要手段。

    建立重大行政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根据《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要求,制定了《南京市国土资源系统重大行政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行政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专家论证会对矿山环境治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简政放权强区县政策支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等事项进行科学论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行政重大决策事项必须风险评估。制定了《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事件的发生,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门受理网上审批

    实现权力阳光运行

    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把权力放在阳光下,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工作职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京市国土资源局以电子信息化应用为手段,通过加强网上监察监控纵向联系,实现了与市行政监察监控系统平台的无缝对接,形成了有权也有责、用权受监督的长效机制,促使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行政审批机构,审批事项一门受理。按照《南京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推行“一门式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称赞为“一门式受理,全程序终结”。

    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办证审批“一键笃定”。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特色,建成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文流转、监察监控、综合查询、案件办理等多位一体的市、区(县)、(乡)所三级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综合办公平台,该平台的便民服务被网民称赞为国土资源网上办证、审批“一键笃定”。该局还将开发智能手机服务终端,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拓展网上服务项目,创新权力监督手段。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真正实现了决策层对全局的掌控和对行政权力的实时监督,全面提升了行政效能。

    四是开设网络投诉窗口,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去年受理群众网上批评意见和建议10余件,全部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受理网上信件521件,全部及时回复。

    规范案件办理制度

    积极化解行政争议

    2012年,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办理行政应诉、复议案件共计58件,其中行政诉讼32件,行政复议26件,已办结的42件胜诉率达100%,尚有16件疑难、复杂案件仍在审查待判阶段。针对案件数量居高不下,行政相对人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诉讼复议案件集团化,诉求层级高且广等特点,该局制定并出台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办理规定》,加强诉讼复议案件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水平。

    一是建立领导出庭应诉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及省、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南京市国土资源局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办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年不低于90%,今年局领导及各分(县)局、机关处室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参加法庭谈话、行政诉讼、复议调解率达到91.2%。

    二是规范案件办理程序职责。通过规范行政诉讼、复议案件的办理程序,明确应诉、应复工作职责,对案件的收件、分派、承办、答辩、出庭等各个环节的程序进行细化,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时限、要求,提高了案件办理质量、效率和水平。

    三是创新案件办理监管方式。为了让好的制度有好的落实,该局总结多年办案经验,创新了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办理监管方式,设计了行政诉讼、复议案件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案件办理平台,对案件承办实行智能化管理。该平台通过严格限时办结功能,实时弹出报警窗口,督促相关岗位责任人按时完成任务并及时流转;通过岗位跟踪功能,实时记录办理情况,对案件办理实现了终身管理提高了任务完成质量;通过系统搜索分析功能,实时查询案件情况,既能随时了解各类案件发案率的变化,又能从已发案件中吸取教训加以整改,同时为同类案件的应诉、应复提供借鉴经验。

    四是强化岗位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建立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办理责任追究制度,对案件承办单位、承办人员的办案结果,实行责任追究制,把案件办理与年度考核挂钩,因延误提交答辩答复书、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应诉、造成过错不及时纠正等造成败诉或被确认违法的,取消年终部门和个人先进评比;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表现突出,胜诉率达90%以上的,在年度考核中可以加分。

    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要求。推动并建立市与区县、市局与分县局的双重责任考核机制。落实用途管制和动态巡查等制度,规范开展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形成“块有保护人、片有信息员、区有责任人”的保护网络。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严格查处违法用地

    一是完善执法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监察工作。该局制定了《南京市土地违法案件调查工作规范》,规范了违法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并通过《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分局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规范》,指导市局直属分局开展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二是推动共同责任机制,构建监管工作新模式。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

    建立执法监察平台,创新执法方法。该局充分发挥国土和城管执法部门的各自优势,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通过签订会议备忘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查处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国土、城管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热情接待政策咨询

    依法协助司法办案

    对咨询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事项,做到真诚服务,言词诚恳,有理有据。

    根据市中级法院《关于建立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工作机制”及“执行威慑机制”的联合通知》,坚持依法协助办案,严格依据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南京市有关政策规定提供意见。

    省、市法制机构及法院系统调查了解涉及土地管理类的问题,坚持做到热情严谨。去年,回复司法征求意见函16件,接待司法机关调档查询20余次,配合调查询问3次。

    配合纪、检调查。对调查询问取证的,坚持依法配合、实事求是,从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角度陈述事实介绍情况,去年配合调查并提供证据材料2次。

    2012年,南京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获此殊荣的三家单位之一,也是该局法制工作近年来首次获得部级表彰。

    2012年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检查考核,该局接受了省检查组的检查,省检查组对该局法治国土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检查组组长、省检查院副检查长邵建东表示:“国土部门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提高效能、关注民生、严格执法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把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在南京市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绩,是南京市法治建设的缩影。”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