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民主法治创建的溧水实践

2013-06-17 14:23: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从2003年起,南京市溧水区着力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10年来,他们紧紧围绕基层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平安法治创建和普法教育的实际,先后有26个村居获评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00个村居获评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夯实基础

    创建运作常抓常新

    溧水县司法局长周静告诉记者,在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中,他们强化组织领导、突出普法教育,夯实创建工作的组织和法制基础。他们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主要负责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的日常工作指导、达标评比上报、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各镇(区)分别建立创建工作领导机制,由司法所承担日常工作;村(社区)建立由村居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制,由治保调解主任负责具体的创建工作。10年来,尽管基层镇、村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创建的组织领导机构仍然保持健全,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始终做到“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创建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

    在加强机制建设的同时,各镇、村结合“四五”、“五五”、“六五”普法教育,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村(居)民的法制教育,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广播电视、村级法律学校、党员干部电教平台等阵地,进行有效的普法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村(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法律六进”活动中,他们协调、组织区级机关开展“送法送戏下乡”活动,结合帮扶结对村的具体情况,先后组织机关部门向村居赠送法律图书,帮助建立法律图书角。目前,全区有45个村的农家书屋,法律图书拥有量超过了200本。

    核心统揽

    创建手段凝心聚力

    在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中,各基层村居始终把“四民主两公开”作为创建的重点,切实做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及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在村委会、党总支选举中,做到依法按程序选举,确保“公开、公正、透明”。全区91个村、15个社区选举工作未出现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使村居两委班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业者和带头人。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村居两委班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他们建立了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小组,对凡涉及村务、财务等事项,均主动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除建立村务、财务公开栏外,他们还大力实施网上阳光村务,每季度将村务、财务在网上公开,每个村(居)民都能随时点击查看。

    “四民主两公开”的全面实施,促进了村(居)民参与村务事务管理,增强了当家作主的意识,积极为村级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大大推进了全区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进程。近几年来,全县91个村全部实现水泥路和自来水的“村村通”,做到了亮化、绿化、美化,村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有的还建起了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街区,使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和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场所。

    锁定目标

    创建质量提档升级

    经过10年艰苦创建,目前全区91个村有86个达到了市级民主法治村的考核验收,创建率达94.5%;15个社区有14个达到了市级法治社区的考核验收,创建率达99%。

    面对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的进展情况,溧水区创建办迅速调整创建目标。从2011年开始,他们将创建省级、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确定为主攻方向。截至目前,该区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25个,创建率达22%;省级民主法治社区3个,创建率达20%。周静表示,他们将锁定目标,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创建提档升级,促进基层村居各项事业的新发展。确保在3年内实现省级、国家级等高层次的民主法治村居数量的快速增长。

    从去年开始,在溧水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溧水区司法局的指导下,洪蓝镇三里亭村将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作为主要任务,村两委明确表态:举全村之力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以此为动力,全力推动村级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省溧水县人民检察院公开选调检察官公告
·江苏溧水打掉一“碰瓷”抢劫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