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在廊坊调研时强调
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建设平安河北
6月13日、14日,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就平安建设工作在廊坊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把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抓统揽、抓合力、抓民生、抓短板,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深化平安河北建设。
张越深入廊坊市社区、平安志愿者协会、调解志愿者协会、基层政法单位,实地了解平安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他指出,经济建设与平安建设是一鸟双翼、一车两轮,缺一不可。必须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把河北创建成为全国平安建设的示范区。
调研中,张越在肯定廊坊平安建设工作的同时,强调深化平安建设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统揽。构建和完善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平安”工作格局,发挥党政统揽作用至关重要。要在全局摆位中实现统揽。把平安建设融入发展大局,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决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工作推进中实现统揽。对平安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不仅要经常听汇报、作指示,还要经常深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影响工作开展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以党委、政府的重视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要在强化考核中实现统揽。经过几年的尝试和磨合,我们的社会稳定指数评价对地方的平安建设成效反映得更加客观准确。今后要更好地把它们与党政班子实绩考核体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工作落实。
第二,要抓合力。平安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由公众享受,也需要公众参与。综合治理重在一个“综”字,就是融汇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以下几支力量的作用:要发挥好职能部门的主管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要发挥好专项工作组的协调作用,各级综治委下设的8个专项组,是解决实有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重点问题的协调机构。组长单位首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还要牵好头、负好责,组织本组各单位齐心协力,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实现平安联创。要发挥好政法机关的主力军作用。深化平安建设,政法机关责无旁贷,在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稳处突、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都要走在前面,履行职责,为地方平安建设增砖添瓦,为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建设面临的问题,努力把平安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要发挥好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平安建设做的是群众工作,植根于群众之中,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廊坊市在社会协同、群防群治等方面有优良传统,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巩固成果,不断发扬光大。
第三,要抓民生。民生关乎民利、关乎民心,最终关乎社会稳定。应该看到,发展、稳定与民生互为因果。发展一方面会化解一些民生问题、平息一些不稳定因素,但也会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利益问题。这种互动是客观的、长期的。因此,不能单纯就平安抓平安,就稳定抓稳定。要看到平安后面的民生问题,稳定后面的利益问题,这才是工作源头。平安建设要追根溯源、抓住根本。搞开发、上项目要考虑到群众利益。既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看该不该干;也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看能不能干。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特别是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切身感受。
第四,要抓短板。经过探索和总结,平安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制度一多、战线一长,就容易出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个环节薄弱,就可能出现影响全局的后果。只有补上短板,才能提高整体水平。要树立直面问题的勇气,迎着矛盾上,敢于找问题、补短板,把短板变成亮点,在解决难题中把平安建设做实。
张越在廊坊期间,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会平,公安厅副厅长张士良,廊坊市市长冯韶慧,廊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双胜陪同参加了调研。(记者 田宪忠)
·南昌青山湖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助力平安建设
·河南:要把平安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抓牢抓好
·辽宁法库管住“六个重点”推进平安建设
·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
·青海西宁城东区检察院法律宣传助力平安建设
·善用民意推动平安建设
·善用民意推动平安建设
·群众追求认可的平安:善用民意推动平安建设
·以平安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以平安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浙江海盐“四项举措”做实平安建设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