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龙西斌:38本民情日记

2013-06-17 09:22: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龙西斌

    他是从湖南省石门县大山深处走出的“文博”专家;他是被家乡人民选出的湖南省石门县和常德市两级人大代表。当选县、市人大代表21年来,龙西斌心中的“家”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变化。

    “墙改园”建议,改变了常德的发展导向

    1993年,也就是龙西斌当选常德市人大代表的第二年,利用常德城防洪大堤改建的“常德诗墙”落成。怀着对这个常德旅游项目的期待和关心,龙西斌专门去了一趟。

    刚建成的“常德诗墙”所展现出的新奇和宏伟,得到无数参观者的好评。然而龙西斌却另有所思。深夜,他重返“诗墙”踱步。他想,城市的档次必定离不开公园建设,而常德仅有一个滨湖公园显然不行,若能将这里改为公园,岂不一举两得?

    回到石门,他花半年时间查阅了国内外很多城市建设的资料后,于2004年向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加强“常德诗墙”建设的建议,提出了用“墙改园”促“文化兴城”的理念,建议引起了常德市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

    此后,龙西斌继续朝着这个思路努力。他先后多次到德山、太阳山等地实地考察,并对其历史渊源、文化底蕴、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再次向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文化名城建设的建议等,并独到地提出了融合佛、道、儒三教于常德一城的全新发展思路,博得了常德市领导和许多专家的赞许。

    从“墙改园”到“文化兴城”,龙西斌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思路,为市委、人大、政府的历届领导对城市发展的正确定位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当年“常德诗墙”建设总指挥、原常德市委宣传部长杨杰在谈到龙西斌所提建议时评价说:“龙西斌代表所提的议案,改变了领导关于‘常德诗墙’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为‘常德诗墙公园’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以及常德确立‘文化兴城’的目标、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立下了头功。”

    一个“强市富民”的建议,盘活了家乡一方热土

    自当选市、县人大代表后,龙西斌的身上就多揣了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搜集民情、民意。除了专门的调查笔记本,20年来,他已经记了38本民情日记。

    回忆起撰写建议的历程,龙西斌感慨颇多。他说,当选人大代表之初,一心想的是家乡的发展,很少考虑其他因素,提出的一些建议为难了领导。1992年,刚当选人大代表的他办事心切,根据乡亲们的呼声,收集了两个多月资料后,提了一个关于打通苏市到罗坪的西山垭隧道的建议,并发动了6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没想到,这个项目经测算需要投入1.85亿元资金。钱从哪里来?尤其是单为罗坪一个乡斥巨资,合算吗?这件事给了龙西斌一个教训,当代表,说话办事都要有理有据。

    这种力量促使他不知疲倦地奔波着。1997年,他到澧县城头山考古,目睹这里的乡亲依然过着肩挑背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他暗下决心,要帮助这里的乡亲早日走上富裕的道路。他多次寻求专家指点,2008年向常德市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将澧阳平原古文化遗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建议不仅被采纳,而且得到了时任市长的鼎力支持。

    2011年4月,龙西斌提出的石门县应享受中西部开发及革命老区县待遇问题的建议和将石门县纳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县的建议均被采纳,他的建议帮助全县人民圆了多年的梦。(王渊渊)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四川金堂: 网站让检察宣传与群众零距离
·蓝绍敏: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
·检察人员的父母担任辩护人也当受限
·广西南宁市检察院派驻检察室建设获人大支持
·河南省禹州市检察官胡永伟
·“宁夏检察”:“博”出来的精彩

·“宁夏检察”:“博”出来的精彩
·第十三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举行
·检察系统要闻速览(2013.6.16)
·国家检察官学院参训学员发出倡议书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江苏靖江:5个检察室全被评为文明单位
·检察系统要闻速览(20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