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坚持“巩固传统媒体、完善网络媒体、发展移动媒体”的普法思路,认真研判、大胆尝试,打造全方位、立体式、虚拟化普法空间,运用新媒体传播法治正能量,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南通市不断推动网络媒体专业化。目前,全市共建立专业普法网9个,各部门、单位利用门户网站开辟普法窗口和页面853个。建立集调解和普法为一体的大调解网络学苑,网页日均访问量300余人次。开通“家长网上法制学校”,建立“企业工会普法”等针对性强的QQ群。利用政府信息中心邮箱,开通公务员普法信箱,定期发送普法电邮。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设立普法微博41个,形成南通普法微博集群,打造法制宣传、信息发布、诉求回应、舆论引导的权威平台,微博粉丝达45万人。此外,抢占户外媒体新阵地。利用全市近300辆公交车的车载视频,向广大群众播放法治动漫,进行普法宣传。利用遍布南通主城区人流密集地的户外大型显示屏,发布违法案件信息以及新法新政解读。利用南通地区最权威的主流新闻门户——南通网,在全市机关及窗口单位的2000余台互动式多媒体大屏设置普法专栏,传播法治文化,日阅读人群达到10万余人次。同时,探索移动媒体新运用。全市9个普法专业机构全部开通手机普法短信平台和普法微信发布平台,在新法出台、热点事件等重要节点及时编辑法律宣传、权威发布、答疑解惑等内容短讯进行群发,每年全市发送短信百万余条。在手机报、政务通、家校通手机资讯载体上设置普法栏目,有针对性地发布普法讯息。
为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南通市及时换代普法产品,加速“微信息”传递,加大法治动漫、法制微电影创作和发布力度。全市通过网络发布普法动漫80余部,普法微电影10余部。此外,充分利用二维码存储量大、便于推广的特性,在各类普法报、普法书签上加印普法网、普法微博以及有代表性普法作品的二维码,社会公众随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有关资讯。
据了解,目前南通普法格局已由单打独斗向强势集合转变。各部门通过QQ群、微博“@”等方式,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动方式,电信、移动等单位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提供了手机报、彩信等新载体,文化广电部门发挥了创作优势,提供了大量的微视频、普法小品等,公安及有关政府部门发挥了信息优势,提供了最新的舆论热点和时事资料。全市形成了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普法共享联动格局。普法形式由单向发布向沟通互动转变,“六五”普法以来,各类普法网站征集群众意见及建议300余条,普法微博接收粉丝评论500余条,通州区大调解网络学苑回复群众咨询2000余条,处置重大信息24条。普法网络、微博从单向的资讯发布平台升级成为供政府和群众互动沟通和公共服务的双向通道。(记者 于呐洋 丁国锋)
·江苏常州:“局灯行动”呵护辖区居民平安
·江苏盐城铁警开展“平安铁路在我心”活动
·江苏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赴淮安区调研
·江苏靖江民警创作动画片秀防骗攻略
·江苏靖江:5个检察室全被评为文明单位
·江苏将推行“积分落户”政策
·江苏将推行“积分落户”政策
·江苏:“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启动
·江苏无锡:驻社法官“官”小司法功能大
·江苏新北:“三心”搭建代表连心桥
·江苏泗阳:专兼结合提升陪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