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名网友发帖称其在餐馆就餐时怀疑被下迷幻药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重庆警方将其作为教育网友认清网络谣言真相的现实范本,“重庆网警”和“平安渝中”适时发声,快速妥善应对,在天涯论坛重庆社区掀起一场如何甄别网络谣言的讨论,引发网友反思自己的网上言论,获得网友称赞。
6月4日10时许,一名网友在天涯论坛重庆社区发帖,称3日晚在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一家沙县小吃店点了一份肥肠米粉,刚吃了1分钟即感觉头晕目眩,非常害怕,随即离开小吃店。这名网友强调自己“以人格担保以上内容全是真实的”。帖子随即引起网友关注,回帖数量迅速上升,部分网友产生恐慌情绪,声称不敢去吃了。11时36分,另一名网友以自身经历举报这家店,称有女子在那里吃饭后自杀。他们的帖子立即引来更多网友围观讨论。
获悉情况后,“重庆网警”和“平安渝中”立即介入,第一时间核实情况。经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反馈,未接到相关报警。“重庆网警”、“平安渝中”通过跟帖和站内短信连发多条警情通报,指出警方未接到报警,该地区未发生过食客自杀案件,并指出发帖人描述的店址有误,希望发帖人尽快联系警方。随后,网友恐慌情绪得到缓解,并陆续质疑发帖人的动机,怀疑整个事件的真实性。
6月4日17时49分,发帖人受舆论压力打电话与警方取得联系,“平安渝中”随即走访小吃店了解情况,并实时发布微博通报调查进展情况,稳定网友情绪。6月5日,辖区派出所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前往发帖人所说的小吃店进行食物检验,未发现添加违禁药品。6月6日10时许,“平安渝中”发布回应信息,公布处理结果,对发帖人依法进行批评教育;鉴于另一名网友在发帖后6分钟解释自己的言论是“开玩笑的”,未造成大面积恐慌,对其依法批评教育。通过重庆警方的回应,这起事件迅速降温。网友在称赞重庆警方处置妥当的同时,将舆论焦点集中到网络谣言上,发帖人和传谣人受到网友的批评。
为教育警告不法网友,“平安渝中”向网友重申:“警方正告意图在网络上故意编造传播谣言者,其行为将会触犯法律,公安机关会严肃惩处。”6月7日,人民网刊发文章,对重庆警方妥善处置这起事件进行报道,重庆市级主流媒体均用较大版面刊发文章对警方的高效处置、重视民意给予肯定。(记者郑欣、通讯员蒋超、陈栖云)
·新媒体崛起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策划]新媒体崛起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依法铲除网络谣言“毒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用法律监管遏制网络谣言
·从三个方面入手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从三个方面入手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网络谣言“转发责任”成追责盲区
·治理网络谣言,法律如何发力
·[视频]网络谣言造“灾难” 引起社会恐慌
·现实渠道越畅,网络谣言越少
·《二○一二年网络谣言事件研究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