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强势群体拥有的资源多,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也多,不妨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资源,让他们有“优越感”,这才是“雪中送炭”。
“停车场也分贫富区?”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东广州国际轻纺城地下停车场,划出了只停奔驰、宝马的特殊区域。对于这种区别待遇,不少前来停车的车主认为“对普通车主有歧视嫌疑”。
或许,真的是为了便于管理,停车场管理者并无歧视的本意。但是,在这个转型社会里,敏感是难免的。社会现实对一个人的心态反复“摧残”,想让其保持良好心态,并泰然处之,恐怕不太现实。
公共资源是“宝马”,岂能乱“奔驰”!公共资源的媚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刺激非富阶层敏感、脆弱的神经。何必如此呢?有“穷人经济学”,也应该有“穷人资源学”。从公共资源的属性来看,一般具备供应的有限性和使用的分散性。鉴于强势群体拥有的资源多,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也多,不妨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资源,让他们有“优越感”,这才是“雪中送炭”。比如,低保、保障房等政策就秉持此原则。
国情决定了很多公共政策以及公共资源的使用,首选“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说过,我觉得要把满足广大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需求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困难群体的增多和利益受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也成为公平与公正的焦点问题。因此,要优先为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其实,不仅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应该如此,市场提供的服务也不能与之相悖。
有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当中,利益要能够均衡,必须得靠一种公平的利益调整,得靠社会当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去争取,社会需要创造的条件是如何创造公平的进行分配的环节。处于“先天劣势”的弱势群体,处于“资源劣势”的弱势群体,想要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想要与强势群体抗衡,需要在可利用、可支配资源上“占优势”,这需要公共资源的给力与倾斜。
(李 云 作者单位:巢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