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平安建设> 平安时评

安全设施更新为何总在众多生命丧失后

2013-06-14 14:38: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安日报 

    厦门将在全市165辆BRT车辆上安装自动爆玻器,提高客车安全性能。此外,厦门市已经对公交安检进行升级,一些大客流的公交站点已经开始配备多名安全督导员。(6月12日《中国之声》)

    对于这一举措,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质疑之声,比如“此次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不能用一种矛盾掩盖另一种矛盾。回避社会矛盾,将埋下更大隐患”,“自动爆玻器装上后,可能十年八年一次都派不上用场。与其如此,不如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虽然砸窗效果好,可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政府部门认真负责,单纯靠技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云云。

    网民的这些看法,不能不说有一定道理,还是值得有关部门好好反思的。不过,就事论事,在公交车上安装自动爆玻器,多配备一些安全督导员,于公共安全多少还是有所裨益。同时有报道说,武汉公交车每月丢失5千把安全锤。此次厦门公交纵火案中也发生安全锤砸不破玻璃的情形,因此,用自动爆玻器取代安全锤,不失为一种技术上的进步。事实上,如果今后各地公交企业,乃至其他行业都能积极地不断更新安全设施和技术,这对公共安全而言或多或少都算是一个好现象。况且,这与政府部门和公交企业强化其他安全管理责任措施并行不悖,何妨一试?

    真正让人感到难堪的是,此次厦门在公交车上安装自动爆玻器,乃是因为伤亡惨重的公交纵火案之故;而此前各地公交普遍加装安全锤,也是因为几年前成都发生公交大火伤亡惨重之故。换言之,安全设施和技术的进步,都是用众多无辜的生命丧失换来的,都是在市民安全遭遇惨重事故之后。那么,为何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在这方面不能更加积极主动、未雨绸缪呢?如果能早点发现安全锤的局限,早点想到要装这种自动爆玻器,此次公交纵火案的伤亡是否可以大幅度降低乃至避免?

    诚然,增加和更新设施与技术,都需要一定经费,这可能是一些部门和企业单位不愿意积极作为的原因之一。为此,政府应该给予企业安全设施和技术进步以更多优惠扶持,比如说可以出台政策从相关税费上给予减免,以提高企业主动采用先进安全设施技术的积极性。如果说,这是一种政策的正面引导激励,那么,与此同时,加重和严格对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安全责任追究,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必须依法从重从严给予查处惩罚,则是一种反面的倒逼,也有利于官员和企业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对安全设施技术升级换代。

    网民说得不错,安装自动爆玻器等设施和技术上的更新,固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但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治本之策还是要形成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公共安全的自觉警惕、自觉追求。无论如何,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不能总是用生命作为代价,靠事故成为契机。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