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边检:守卫国门 盖好每一次验讫章

2013-06-14 10:02: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浙江公安边防总队管辖的各空港和海港,严格执法与温馨服务是留给出入境人员最深刻的印象。

    “从法理上来说,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因此,严格规范执法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底线。”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蒋建卫说,“每一名旅客、每一艘货船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温馨服务是我们自始至终的理念。”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时至年中,各机场的出入境客流正值高峰,各港口的进出港货船熙熙攘攘。

    在蒋建卫看来,验讫章就是每名边检官兵的枪,而检查站就是他们的阵地。如何保证边防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浙江边检给出的答案是:持章为民,争当“美丽边检”。

    人才支撑——

    基层党建和培优树典两手都要抓

    持章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

    2012年,杭州边检站共验放出入境旅客、员工254万余人次,数量位居全国现役制边检站第一。去年该站检查员张紫薇验放旅客达8万人次,基本等同于一个小边检站一年的验放总量,一线检查员日均在岗时间超过15小时。

    如此巨大的工作量靠什么支撑?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推行党小组实体化运作模式,对一线检查员进行管理和培养。”杭州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在每个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党小组组长既履行党组织的功能职责、抓好本小组党员的教育管理,又肩负开展行政管理、组织本小组执法执勤等任务。杭州边检站党委还明确规定,凡是担任党小组组长的同志全部进入执勤科领导的后备人才库。

    这一举措让逐渐成为检查员队伍主体的、地方院校入警大学生得到了充分历练。在已经选拔任用的12名小组长中,有10名为大学生干部。

    除以党建带动队伍建设之外,培优树典也是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宁波机场边检站的郑丽曾荣获“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6年从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她,手持英语八级证书加入浙江边防总队。在郑丽的带领下,一大批年轻人聚在一起组成了“郑丽服务队”,他们推出了应急旅客通关“零等待”、“情满空港、心系旅客”等温馨服务。

    如今,在浙江边检,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用人局面初步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越发浓厚。

    智力支撑——

    理论研究与信息化应用两手都要硬

    “我们的工作是随着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杭州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2007年以来,杭州边检站在一线检查员尤其是年轻检查员中倡导研究之风,以掌握不断变化的各国证件。2012年,他们在公安部“证件研究”网站上发表的证件研究信息数量居全国现役制边检站第一,有效推动了实战工作的开展。

    除了自主研究之外,互相交流也必不可少。“士兵讲坛”、“微型党课”、“文化课堂”等特色活动,以“小教员、小节目、小课堂、小演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在浙江各边检站蔚然成风,而 “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途径也得到广泛推广。

    机场边检出入境人员流量大,而海港边检点多面广、不确定性因素多。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手段是延伸和扩大检查员执勤范围的最有效工具。杭州边检站自主研发的自助验放机,方便了来往境内外的旅客,已在全国边检系统推广使用。

    在北仑边检站和舟山边检站指挥中心,他们各自研发的勤务指挥系统,将进入港区的所有船只的数据通过数字信息的形式,实时汇总到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只要将鼠标放在任意一个 “小黄旗”(代表一艘船只)上,“小黄旗”的国籍、货物装载情况、验放情况均会自动弹出,一目了然。指挥中心通过无线设备与地面执勤人员的密切配合,不仅实现了执法全覆盖、无死角,更有效解决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难题。

    文化支撑——

    文化认同与主题实践教育相映成辉

    在浙江,走进每一个边检站,记者都能闻到深深的文化气息,体会到其独有的文化氛围。

    慷慨激昂的站歌、简洁明快的站训、含义隽永的理念、特色鲜明的标识——在杭州边检站、北仑边检站、舟山边检站,记者一次次被这些外化于形的文化元素所吸引。大门口的迎宾墙上、单位的走廊里、办公的工作岗位上,甚至喝水的一次性纸杯上都展现着它们独有的文化特色。

    与之相对应的是各边检站工作人员内置于心的文化认同。“创作站歌、站训,是为了让站里每一名工作人员对这个集体、这份工作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价值的认同,从而建立坚固的文化堡垒,实现文化对边检工作的有力支撑。”北仑边检站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2007年以来,在宁波边检站镇海分站活跃着一支“365-24-1”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即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开展服务,并确保1小时服务到位。自成立之初,这个服务队便被共青团浙江省委列为全省24个创业创新示范项目之一。

    “我们建设了3条路:廉政路、安全路、奉献路,每一批新到的官兵都会在这里接受主题教育。”在北仑边检站的站前广场,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持续不断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不仅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更实现了价值认同,迸发出巨大的战斗力。”

    “与其他岗位的战友相比,验讫章就是我们手中的枪。”郑丽说,“持章为民,保国门安宁,这是我们最大的价值认同和最高的价值追求。”(记者 王传宗)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浙江法院对“执行难”亮剑
·浙江温州:在案件审查中不放过任何疑点
·浙江衢州:法院全面推广“司法网拍”
·浙江宁波海事法院与浙江海事局签约
·浙江鹿城法院宣判温州市首例微博侵权案
·浙江湖州:警营文化节 铸就强军梦

·浙江湖州:警营文化节 铸就强军梦
·浙江台州开展《出境入境管理法》普法活动
·浙江温州鹿城区政法委机关干部蹲点社区
·浙江宁波镇海区试点把法援案件“外包”
·浙江长兴:启动安全生产月
·浙江将防御青少年溺水纳入平安县市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