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宁波镇海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几件新受理的援助案件交办到了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律师的手上。这家律所并不在镇海辖区内,而是镇海法援中心最新引进的“外援”。
镇海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吴冰介绍,镇海全区只有1家律师事务所和4家法律服务所。这些年来,随着老百姓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法援案件数逐年攀升,案件类型也越来越复杂, “现有的法援力量有限,尤其是专家型法律工作人员的缺乏,成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海法律援助中心开始尝试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合同制”的全新模式。上周,镇海法援中心与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签订了一份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合同,合同期限为1年。合同期内,镇海全区受理的法援案件的一半将由这家律所负责承办。同时,合同还约定了不少细节,确保“外包”出去的援助案件,全程都受法援中心的监督。律所承担选派律师、指导办案、反馈信息等责任,援助中心则负责对案件的质量、承办进度、当事 人满意度等进行监督考核。律所要获得并保有“承包权”,必须对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出现当事人有效投诉等现象,律所将承担违约责任,法援中心可以单方终止合同。“目前这个做法还是实验性质的,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依据当事人、相关政法单位等几方的反馈,再对细节作出调整。”吴冰说,非“外包”的援助案件,还是会按照以往的模式,指派到辖区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引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旨在为全区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队伍“输血”,也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法援案件的办案质量。(记者 陈岚 通讯员 周苹平)
·浙江宁波:一高校“人民调解”模式 化解校内外纠纷
·浙江宁波海事法院多措服务海洋经济
·浙江宁波江东区:检法出台庭前会议实施意见
·浙江宁波海事审判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浙江宁波通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情况
·浙江宁波海曙心理工作室关爱失足少年
·浙江宁波海曙心理工作室关爱失足少年
·浙江宁波社会管理搭上信息化快车
·浙江宁波鄞州疏堵保畅责任到人
·浙江宁波中院出台人身保护令新规
·浙江宁波简易程序案件减半预收诉讼费
·浙江宁波机场边检站温馨服务开启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