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笨”的检察官叫刘幸,是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民行处一名老检察干警,今年58岁,从事检察工作已30余年,曾任民行处副处长。他平时不苟言笑,如果不是办案需要,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可就是这么个不爱说话的人,却在民行处这个与群众接触最多、最需要说话的部门一干就是15年,而且干得有声有色。
同事眼里
“他是闷葫芦,肚里籽儿多”
刘幸平时话少,可遇到疑难案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三言两语就能抓住要害。他有这个本事,完全得益于刻苦学习和钻研。
刚到民行处时,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他总是一筹莫展。有人劝他“多抓点管理,少办案,免得自找麻烦”,可他就是不信邪,坚持边干边学。他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节假日也从来不休息。每办完一起案件,他都及时总结,并归类、整理同类型的,以备查询。每适用一个法条,他都再三比较,反复揣摩,记录在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硬是学完了《民法通则》和各类民事行政法规,熟练掌握了民行检察工作的办案程序。“他是闷葫芦,肚里籽儿多,工作起来一套一套的。”同事们都这样说他。
同事们都很佩服他,因为他对年轻人从来不保留。法律条文理解不准时,同事们爱向他请教,他总是分析得透透彻彻。当事人工作不好做,同事们也总爱把他拉去帮忙。2008年,53岁的他还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办案能手”;2009年,他制作的文书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组织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他的帮助下,2011年,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民行处检察干警黄霞被评为“省十佳办案能手”。
领导看来
“他是顶梁柱,关键时刻能撑起一片天”
刘幸从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民行处副处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并没有闲下来,每天依然按时上、下班,工作上的事依然比谁都操心。
2012年4月,因为人员调整,民行处剩了4个人,而案件数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84%。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内勤还因为生孩子休了产假。看到案多人少的矛盾更为突出,刘幸主动找到民行处处长刘朝娟说:“内勤的活,我干了。”话虽不多,但掷地有声。就这样,57岁的他成了院里年龄最大的内勤。虽然年龄大、身体不好,但从案件受理、登记到填报表、卷宗归档,他时时处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做得井井有条。
做好内勤各项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请缨办理案件。有一段时间,民行处处长被抽调出去接访,没有时间研究案件,他就趁节假日找处长研究案件,确保在法定时间内办结案件。有了他,在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民行处工作非但没有受影响,还在年度考评中跻身全省先进行列。提起那段往事,刘朝娟时常感叹:“他真是在关键时刻撑起了一片天。”
当事人说
“他是一盆火,再凉的石头也能烤热”
刘幸不苟言笑,看似不好接近,但和他接触过的当事人都知道,他是一盆火,再凉的石头也能烤热。15年来,他接待过数以千计的当事人,无论多么难办的事,到他那里都能妥善办理。
高某是一名学生,因为被学校除名将学校告上法庭。一审、二审都败诉后,高某来到许昌市人民检察院,几次向刘幸哭诉,说自己无法面对被学校除名带来的压力,活着没有意义。感觉自己和高某的父亲年龄差不多,刘幸就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给高某谈人生、讲道理,让高某明白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最终一片光明,不能因为挫折自暴自弃,并告知高某法院判决并无不当。高某听得连连点头,表示会振奋精神好好生活。
无独有偶。禹州市的尚某在某机械厂打工,因为得了硅肺病将某机械厂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某机械厂赔偿他20万元。判决生效后,某机械厂不服判决,到检察机关申诉。刘幸审查后认为,案件判决存在问题,应当抗诉。尚某知道后,气冲冲地找到刘幸,称一旦抗诉就去上访。面对言语激动的尚某,平时不善言词的刘幸竟然滔滔不绝,讲了一个下午。刘幸说他非常同情尚某,但法律就是法律,不管做什么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了解到自始至终某机械厂没有赔偿尚某一分钱,刘幸就多次做某机械厂负责人的工作,让其支付了部分医疗款。最终,案件抗诉了,尚某不仅不生气,还对刘幸非常感激。
·女检察官刘爱娟 承办案件300余件无一错案
·湖北武汉:120名检察官实现“检察明星梦”
·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检察院公开遴选检察官公告
·卡通检察官:让人眼前一亮
·检察官深入调查使特殊人群拿到"迟来的补贴"
·高考前,检察官送来裁定书还考生清白
·高考前,检察官送来裁定书还考生清白
·河南郑州市“检察官文联”换届
·最高检授予沙沨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郭连山、高建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检察官的公告
·最高检授予沙沨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最高检授予青海检察官沙沨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