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能培训,让被收教学员拥有一块含金量高的就业“敲门砖”
2012年10月31日,苏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综合活动室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34名被收教学员手捧中式面点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笑逐颜开,两个月刻苦的学习和考试终于得到回报,她们从此有了一技之长,可以依靠劳动来创造自己的幸福。被收教学员王某捧着资格证书热泪盈眶,她无限感慨地说:“原来我担心出所后不知做些什么,现在收教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为了使失足妇女解教后自食其力、不走老路,苏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通过对离所再就业人员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发现,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中,获得中等技术职称或上岗证的人员不仅受到各用工单位的欢迎,工资待遇也比未受培训者多出一倍甚至数倍。“一定要让她们拥有一块含金量高的就业‘敲门砖’”,所长蒋洁萍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与该所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合作方——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指导中心的积极回应,双方经多次沟通、协商,最终敲定将符合女性特点的中式面点师作为培训项目。2012年9月6日下午,34名被收教学员报名参加的中式面点师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正式开班。每周3次课,师傅悉心教授着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两个月下来,各式面点在34名学员的手下像一个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争相出炉。对于绝大多数的被收教学员来讲,“考试”这个词已遥远且陌生,身份的特殊更是让她们对参加正规的国家资格认证想都不敢想。为了让参训学员全数通过资格认证,该所民警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安全和保障工作,一场场正规考试有序展开,最终34名学员全部通过了理论和操作考试。
——【解读】——
推动工作从“单纯关押看管”旧模式向“教育感化挽救”新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江苏公安监管部门根据收容教育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原则,制定了 《收容教育所执法标准化管理手册》,明确了入所教育、日常教育、特色教育、出所教育、社会帮教等工作的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和相关标准,推动收教工作从“单纯关押看管”旧模式向“教育感化挽救”新模式的转变。全省收容教育所在加强日常管理教育和疾病治疗工作的同时,着力推进教育挽救工作社会化,整合社会资源,开展联合帮教,注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共同促进被收教学员顺利回归社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10月,公安部监管局在南通市召开全国收容教育所教育挽救工作现场会,江苏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和南通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分别就加强业务指导、开展对被收教学员教育挽救工作作了经验介绍。今年1月4日,公安部监管局局长赵春光在 《江苏公安监管工作简报》“苏州市公安局收教所积极开展被收教学员劳动技能培训”上作出批示:“苏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工作做得好,关键是领导高度重视,更新思想理念,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重在提高被收教学员技能,并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认可。”
——【数字】——
958——2012年以来,全省11个收容教育所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65次(期),接受教育培训的被监管人员达3260人次,促成958名解教学员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