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每年收案数超过万起,案件发回改判率不到0.1%,法院审判质效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11年和2012年,铜山区法院接连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一等功”、“全省优秀法院”称号,2013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回眸成绩,院长周沂丽话题围绕审判工作,围绕法院审判职能:“每一起案件的公正裁判,都会给社会增加一分和谐因素,都会为人民群众的法律信仰增加一块基石。人民群众认可的和谐,是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之努力与追求的方向。”
■20:3000
制度建设破解执行难题
“刘先生,你申请执行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法院刚刚冻结了被执行人存款6万元。”5月13日,刘先生接到了铜山区法院执行法官的电话。同一时间,被执行人也得知自己的存款已被冻结,躲避执行的计划落了空。
像这种执行进程、执行措施的及时告知,不仅是铜山区法院执行案“五告知八公开”的一项内容,也是该院执行案实施节点管理的一个缩影。
“执行难,我们老百姓能理解,但是一直没有动静我们就着急。”因为拿不到数万元合同款,李先生申请了强制执行,由于对方刻意躲避,案件执行有很大难度。执行局法官定期向他通报情况:被执行人又在哪里出现了,追踪到什么程度了,加上李先生自己也一直积极配合寻找线索,案件很快得到了执行。
不到20人的执行队伍,去年以来受理执行案件3287件,执结2735件,执结标的额1.7亿元。“不到20人的执行队伍每年办理近3000件执行案件,虽然大部分当事人都能理解执行工作的强度和难处,但我们仍然不安——毕竟,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铜山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杜明君表示,通过对历年来信访类执行案的梳理,法院发现,有三成的信访当事人反映执行不及时、消极拖沓。
出于这样深层次的考虑,铜山区法院执行局建立了节点管理制度,并形成了让当事人一目了然的“执行案件办案流程图”。
在张贴公示的“执行案件办案流程图”旁,记者见到了当事人周振,他是一起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的申请人,按照要求他在立案3天后来到法院向执行员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己从递交申请到现在的每一“关”都能在流程图上一一找到对应,“如果顺利的话,我最迟两个月就能拿到钱。”
“卡住两头、规范中间、过程管理、节点控制”的科学执行管理流程,无疑给当事人吃下了定心丸。
“这个制度对我们执行员也是一种监督。”刚参加执行工作的戚厚壁向记者坦言,“现在我手上正在办理的案件有37件,每一件都符合流程中的时限要求,这张流程图看似对执行员苛刻,却给执行工作带来了条理性,调动了执行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办案效率。”
记者在铜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看到铜山某施工队负责人吴永年送来鲜红的锦旗,他说:“要不是铜山区法院,估计我们的工程就毁了。”
吴永年的施工队曾准备投标一建筑项目,而当他查阅铜山区法院公布的当事人诉讼信息披露通报时发现,招标的公司近三年竟被告了56次,有虚假合同、合同违约、拒不支付等多种不诚信行为。得知这一情况后,吴永年主动退出了招标。作为铜山区法院当事人诉讼信息披露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吴永年显然是幸运的。
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降低当事人诉讼风险,铜山区法院2011年出台《当事人诉讼信息有限披露的实施意见(试行)》,对披露主体及内容、披露程序、披露形式及载体、披露监督及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构建被执行人信息管理系统,将被执行人名单与公安、工商、金融、机场、高铁等信息系统对接,构成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通过这个系统,法院可以向各成员单位查询被执行人信息,进行有效“布控”,各成员单位也能向法院查询相关案件和被执行人信息,为社会提供诚信参考依据。
■涉及1700户业主
群体性纠纷处理的一个典范
近年来,面对辖区内群体性纠纷和信访案件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铜山区法院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建立并完善了以“重大疑难案件联席会议”、“群体性纠纷处理联动应急预案”为代表的一系列纠纷化解机制,坚持源头预防,领导包案,专项治理,营造了初访群访大幅下降和重点信访有突破性化解的局面,为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五一”,是房产交易繁荣活跃期,然而今年五一节前夕,铜山区法院3天内收到了25份要求退房、赔付违约金的起诉材料,且全部指向同一楼盘:泉山森林海,标的额达926万余元。
原来,按照泉山森林海一期交房合同规定,如超过三个月不交房,购房人可要求解除合同并索赔违约金。但由于资金短缺,期限将到,楼房却仍处在建设中。
在此背景下,立案庭法官敏锐地判定这是一起大的群体性纠纷的前兆,25件案件可能引发该项目处于观望中的1700余户住户恐慌性退房。其后出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判断:前来法院咨询或提出同样要求的住户猛增至600多人。为此,法院从院长、庭长到法官,全部参与疏导和解释工作,每天接待平均4小时以上。
“依法立案审案,对法院不是难事,但得不到执行怎么办?楼盘成为烂尾楼怎么办?其他楼盘效仿怎么办?最后受损失的还是老百姓。”此刻,铜山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心情沉重。
“如果1700余户住户全部诉讼退房,很可能导致开发商弃企出逃,不仅企业完了,业主的钱也打了水漂;对政府来说,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市场受冲击,投资环境受影响,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法院绝不能一判了之。”为此,铜山区法院党组经过连夜商讨,决定暂不立案,并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汇报,合力解决问题,同时向市中院进行了备案。
在法院建议下,由政府牵头,铜山区建设、房管、工商、信访等部门联合办公,和房地产公司一起研究解决方案,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对房屋质量进行鉴定,最终,绝大部分购房人与开发商达成了违约金赔付协议,彻底了结了纠纷。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在铜山区法院处理的所有群体性纠纷中,领导均亲临一线,面对面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促使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或执行方案,从而彻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针对一些购房人认为法院不立案是“官商勾结,违法保护黑心房地产开发商”的误解与认识,立案庭庭长、分管副院长、院长自始至终坚持接待要求诉讼和咨询的群众,主动与购房人沟通,进行法律释明,讲明利害关系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将会带来的后果等,耐心向购房人讲法、讲情、讲理、讲大局、讲互惠互利的辩证关系。
经过反复做工作,坚持不懈地争取购房人理解,使购房人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开发商的态度由消极等待观望,转为积极配合法院做诉讼外调解工作。
泉山森林海纠纷的解决,为铜山新区“水景嘉苑”、“东宝世纪城”等多个房产项目退房、整改以及劳动争议类案件的解决起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对铜山地区乃至徐州市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铜山区法院受理的96名职工与区自来水公司劳动争议案、铜山区环卫处100多名职工劳动保险案、641名农民工与某钢铁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案等20多件群体性纠纷案中,80%以上调解结案,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和区域经济发展。
四个到位
构建打黑除恶审判机制
2012年7月23日,铜山区法院法庭内威严肃穆,以苏邦杰为首的10名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正在受审。随着庄严的法槌敲响,苏邦杰团伙人员逐一受审,案件宣判。
这是铜山区法院在2012年审理的第二起涉黑案件。近城靠矿、环抱徐州、外接三省十多个县市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铜山各类刑事案件高发,其中涉黑涉恶犯罪是重中之重,这类案件被告人人数多、违法犯罪事项多、被告人认罪反复情况多,审理难度非常大。
“2006年以来,法院共审理了涉黑性质案件14起,侦查案卷累计多达200多册,仅言辞证据就达1000多万字。”案多人少是现阶段突出的司法难题,如何按时高质量审结这些复杂的涉黑案件?铜山区法院党组以“四个到位”构建了打黑除恶审判工作长效机制。
铜山区法院副院长桑效奎介绍说,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法院建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力量配置到位。每案均由分管副院长或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审判长,选择骨干力量参与合议庭。
三是业务准备到位。法院积极选送涉黑案件审判骨干参加专业培训,进一步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相关暴力犯罪的认定标准。
四是综合保障到位。除全院协同作战外,始终坚持和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取得人大的监督,取得媒体的配合,努力营造打黑除恶“一盘棋”的审判工作格局。
2008年以来,铜山区有7个黑社会性质团伙被打掉,近百名犯罪分子经法院审理受到严惩。为保证打击效果,教育和鼓舞群众,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和严厉惩处黑恶势力犯罪的信心,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铜山区法院坚持公开审判的原则,分别到主要犯罪行为地或中小学校进行公开宣判,组织社区或村镇居民、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旁听。同时,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报道,帮助广大群众认识黑恶势力刑事犯罪的严重危害性,提高公众配合政法机关开展打黑除恶斗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让每一个案件成为司法公正的样本。公平正义是法院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每一位法院人永远的坚守。”周沂丽说道。
铜山区法院荣誉室里各种奖牌琳琅满目,记者看到与“全国优秀法院”并排摆放的,是2013年徐州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奖牌。“两个荣誉一样重要。”周沂丽认为,“全国优秀法院”是对铜山区法院发展状态的高度肯定,而“人民满意”则是发展带来的最大成果。记者 朱旻 通讯员 夏友锋
·徐州云龙检察:研发应用预警系统预防医疗腐败
·徐州泉山:联合辖区内17家单位推行涉检信访便民代理制度
·创安十年 徐州命案“八连降”
·徐州4年查行贿犯罪104人破除罪轻一等旧观念
·江苏徐州学习推广马传亚工作法
·徐州云龙:打造行贿犯罪查询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