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蒙阴法院便民诉讼服务年活动侧记

2013-06-13 08:46: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今年以来,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法院案件服判息诉率不断提升,特别是今年1至5月份达到了96.5%,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没有发生新的申诉案件和涉诉信访。服判息诉工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突破,得益于该院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之需求、之期盼,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让人民群众在便捷、温馨的诉讼过程中,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打官司。

    急人之需,让群众便捷打官司

    该院院长潘秀峰在“便民诉讼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上提出:“便民诉讼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坚持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环节采取41项有力的便民诉讼服务措施,让群众尽享司法的便利和温暖,感受司法的人文关怀。

    2012年2月23日,审判员王金玉和书记员曹洁携带巡回开庭设备,到蒙阴街道办事处西如来村现场开庭,敲响了便民诉讼服务第一槌。审理的张爱云与吕士庆离婚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均是年逾七十的再婚老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经过法官一番认真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在村子里当场解决,现场旁听的村民纷纷称赞:“法院服务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旧寨乡吕家庄子村70岁的村民王玉英,因赡养问题想通过法院解决,但其患有高血压,时常头晕,无法到法院立案。今年3月26日,立案庭通过便民诉讼联络员了解到情况后,庭长朱振忠立即会同坦埠法庭庭长夏成轲上门现场受理案件,并按照规定为老人办理了免缴诉讼费的手续。王玉英说:“我真没敢想,法院能来家里立案!”

    提质增效,让群众放心打官司

    “您好!截至4月1日9时0分,在‘审判业务管理系统’中,您的下列6件案件显示‘黄脸’,已临近审限,敬请关注,避免超审限。”这是蒙阴法院通过审判管理系统发送的2013年第17期《临近审、执限案件提示》。

    发回改判案件分析、案卷评查、结案情况统计等通报通过审判管理系统发送到每位法官,现在法官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系统信息。提示、通报、报告,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使广大法官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012年11月12日,家住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双竹村的黄又兰专程来到蒙阴法院,将锦旗送给办案法官和执行人员,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黄又兰与蒙阴王某货款纠纷一案,法院迅速启动特殊案件绿色通道,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及时将案件办理完毕,使黄又兰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货款。黄又兰说:“一开始担心自己是外地人,来打官司怕受不公正待遇。没想到办案法官一视同仁,办得这么快、这么好。”

    解开心结,让群众理性打官司

    “如果在4年前就遇到潘院长的话,俺心里的疙瘩早就解开了。”蒙阴县联城镇红旗庄农民王孝花在村头拉着潘秀峰的手说。4年前,王孝花因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官司,案子从一审到二审,王孝花不服,总是认为法院审理不公,走上了上访的路,被称为“老上访”。

    去年8月10日,潘秀峰在县信访大厅里第一次接待了王孝花,耐心倾听了她近3个小时的诉说。待王孝花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始跟她从拉家长里短说到打官司、上访的情况。这次上访,潘秀峰和颜悦色、耐心倾听她的倾诉,王孝花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场表示认真考虑罢访息诉的事。

    去年以来,蒙阴法院推出了诉前风险告知、全程诉讼释明、判前征询会、判后答疑会、信访对话会等一系列疏导措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巧妙地解开当事人心中的疙瘩,让当事人打开心结、理性对待诉求,收到了明显效果。

    注重“了断”,让群众和谐打官司

    蒙阴法院从立案、送达、庭审,一直到判决前,抓住任何一个环节,利用好任何一个时机,做好调解疏导工作;并综合运用各种调解手段进行矛盾化解,试行委托调解、邀请调解、亲情调解、换位调解、对比调解等多种方法,让群众和谐打官司。

    旧寨乡村民徐某因交通事故致残后,丈夫李某出走不尽扶养义务,多次到妇联、残联上访,由于联系不到李某,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徐某以李某构成遗弃犯罪为由向蒙阴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审理法官考虑到案件具体情况,分别和自诉人、被告人进行沟通、分析,做好劝导工作,详细介绍法律规定,充分阐明利害关系,同时又分别联系双方亲属进行协调,让被告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给原告造成的伤害,愿意积极处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徐某撤回自诉。至此,因遗弃引起的上访和刑事自诉案件圆满画上了句号。邵泽毅 魏善辉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蒙阴法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果农防范意识
·山东蒙阴重视农房改造 755户困难群众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