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9)

2013-06-09 15:42: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法官当讲师 法庭变课堂

北京法院行政庭成依法行政宣教基地

    6月8日,北京市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授牌暨依法行政讲师团成立仪式举行。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出席成立仪式并为19家法院行政庭授牌。

    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高级法院、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决定命名全市各级法院行政庭为“北京市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并聘请50余名法官为北京市依法行政讲师团成员,形成了以市高级法院为主导、三级法院共同参与的依法行政法制教育模式。全市法院将充分利用丰富的行政案件资源和素质过硬的专业法官队伍,通过庭审观摩、座谈会和专题授课等形式对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培训。

内蒙古高院出台意见保障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两办”名义下发执行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了《全区法院服务和保障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的指导意见》。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对该《指导意见》给予高度评价,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两办”名义将《指导意见》下发执行。

十九年默默耕耘奉献 三千案无一申诉上访

何允芝被称为安徽“乡土地里的最美法官”

    日前,安徽省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将“全国模范法官”、安徽省涡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何允芝作为全省基层党员干部重大先进典型进行宣传。

    何允芝从事审判工作19年来,始终视群众为亲人,把“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使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以公正、高效、廉洁的办案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扎根基层审判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先后审理案件近3000件,无一上访,无一申诉,件件做到了“案结事了”,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一心为民的风采,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群众誉为“平民法官”、“知心法官”、“乡土地里的最美法官”。何允芝结合审判实践探索出了“借助外援法”、“换位思考法”、“亲情呼唤法”、“背靠背询问法”等近十种调解方法被广泛采用,成为有名的“调解专家”。何允芝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青年卫士”、“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天津法官为预防职务犯罪建言支招

(资料图片)

    当前,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滋生与蔓延已经给国家的法治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职务犯罪被认为是腐败现象中性质最恶劣、危害最严重、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

    来自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天津市司法机关共办理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20件,判处罪犯1378人。职务犯罪案件数占同时期全部刑事案件的3.76%,判处罪犯数占同时期全部判处罪犯的3.16%。数据表明,职务犯罪在全部刑事犯罪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对社会总体形势的影响越来越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共同犯罪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司法机关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惩治和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青海高院举办首期青甘两省藏区法院双语法官培训班

    近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首期青甘两省藏区法院双语法官培训班。通过双语案件庭审及诉讼术语翻译、裁判文书翻译、双语庭审观摩、双语模拟法庭、藏语演讲比赛和双语裁判文书评比等多种形式保障培训效果,促进了学员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为6月8日,青海高院组织汉藏双语庭审观摩,来自甘肃藏区和青海的50名双语法官观摩庭审。

重庆北碚推诉前鉴定

八类案审理时间均减45天

    “感谢法院推行的诉前鉴定,我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就拿到了事故赔偿款。”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王博紧紧握住了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法官的手说。

该院民一庭庭长甘文杰说:“过去,在这样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对于伤残等级、医疗费用等双方争议焦点往往需要通过鉴定程序来确定,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

湖北高院全部办结代表建议委员提案

    记者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截至5月底,该院已全部办结了2013年以来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并逐一向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报告了办理结果,同时逐一与各代表(委员)见面,做到了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100%。

    湖北省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提出涉及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保障等建议和提案14件,其中涉及政协委员提案10件。省高院院长李静专门召开党组和院长办公会,研究、制定了《关于2013年省人大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委员提案落实责任分解方案》,对具体案件进行限时督查督办,确保了案件的及时办结。

落槌虽无声 全程更透明

青岛司法拍卖改革成效初显

    近日,被执行人李某的一处房产在互联网上以成交价30余万元被拍卖,增值率达375%,创造了山东省青岛市司法拍卖的新纪录。据了解,2012年以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首家引进第三方操作平台,形成了以法院为主导、以拍卖机构为实施主体、由第三方提供独立交易平台的互联网司法拍卖新模式,实现了司法拍卖的公开、规范、高效、便民。

青少年普法基地挂牌辽宁鞍山铁东法院

    近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共建基地在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法院挂牌。

    该项教育活动由国家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成立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举办,是一项面向广大青少年,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普法教育活动。授牌仪式上,铁东法院少年法庭四名法官均受聘为辽宁省鞍山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成员。

安徽合肥:制度温情照亮失足少年路

法官回访慰问一名生病住院的外省籍未成年犯。魏晓晓 摄

    都说制度是冰冷的,其实不尽然。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从2002年在全国率先对未成年被告人实行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到将城区未成年犯罪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再到缓刑听证制度、未成年犯假释听证制度、温情陪护、组建“妈妈法庭”……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制度和创新做法,不遗余力地给予“迷途少年”最大限度的司法保护,用温情照亮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体现了法院和法官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