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苍溪:社区法庭传递法治正能量

2013-06-09 13:41: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法官与社区干部一道回访案件当事人。孟益松 摄

    “社区法庭到门口,有了矛盾不犯愁,析法讲理辨是非,说到百姓心里头,怨消气散心结解,人人都夸好年头……”

    近日,我们在四川省苍溪县城滨江路,听到苍溪红军渡业余文艺演唱团以自编自演的“快板书”这样评价当地的社区法庭。带着浓厚的兴趣,我们来到苍溪县人民法院采访。采访中,一件件鲜活的案例,一句句由衷的赞许,让我们强烈感受到社区法庭凝聚并散发出来的法治正能量。

    社区群众诉讼的“便民桥”

    在陵江镇武当社区,苍溪法院正在就地开庭审理一起相邻纠纷案件。能容纳近100人的会议室,被社区干部、群众围坐得严严实实。

    原告老张和被告老杨是邻居,因宅基地边界不清产生了纠纷。老张修房子要整理地基,老杨便阻挠施工。

    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各有各的理,原告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停工损失1万元,被告则要求支付3万元的补偿款,否则就别想修房子。

    主审该案的民一庭庭长程九凯在法庭上出示了现场勘验图,同时又邀请几位年长的群众和退职社区干部,对相邻两家的地界和历史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经过一番调查,孰是孰非一下就清楚了。在法庭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老张支付老杨3000元补偿款。

    走出社区的老张一脸轻松。“尽管要支付对方3000元,但我心里服气也满意。我起诉才四天,没想到社区法庭这么快就解决好了。前两天眼看着工人停工、机械停摆,可把我急坏了。”

    老张所讲的“社区法庭”其实就是苍溪法院自今年开始在城镇社区建立的巡回审判点。

    “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打个电话,社区法官就会来帮助解决,既方便、不花钱,还真能解决问题。”在社区采访期间,许多群众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方便群众诉讼,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解决矛盾纠纷,这是社区法庭的一项工作原则。苍溪法院院长舒强说:“人民法院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群众工作。建立社区法庭就是要在法院与群众间搭建起一条亲密相通的桥梁,法官就是要围着百姓转,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法官。”

    社区干部解纷的“支撑架”

    杜里社区是该县近年来全力打造建设的一个新区。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和高低错落的建筑施工塔吊无不展示出这里的生机与活力。

    居委会书记苟军给我们介绍说,新区建设涉及到大量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利益复杂、矛盾尖锐。“说实话,处理这些矛盾纠纷,我们真有些力不从心,一是相关法律知识欠缺,不知道如何处理才是合理合法的,二是有些纠纷调解好了,由于没有约束力,双方又反悔了。现在有了社区法庭法官的参与,我们真是有了底气。”

    苍溪法院党组副书记马霞告诉我们,从建立社区法庭开始,就要求社区法官必须积极参与社区矛盾纠纷的处理。“既要在便民诉讼上下足功夫,还要在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上下足功夫,真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苟军给我们介绍了前两天处理的一起案件。

    2012年,该社区的老张家修房子,并把工程承包给了包工头小谢。建设过程中,小谢雇请的小李因不慎从房顶上摔下来,花医药费3万多元。老张把房子承包出去了,该不该承担责任?同时受害方要求按工伤标准进行赔偿,合不合适?正在他们拿不准时,想到了社区法庭,并给联系本社区的法官徐成打了个电话。

    “徐法官来后,把几方的法律关系一摆明,责任如何承担也就十分清楚了。”该社区吴主任抢着说:“有了社区法官的参与,矛盾出在哪儿,责任如何负担,经他们一解释真的就比较清楚了,有了他们的参与,真是轻松多了。”

    每个业务庭每周到社区工作不少于一天,每年巡回就在审理案件不少于20件,每年参与社区矛盾纠纷化解不少于50件……

    这是该院给各业务庭下达的社区法庭工作任务。在社区办公室,我们发现了一本《社区法庭工作登记簿》。马霞介绍说,每月到社区工作了几天,做了什么事,都要进行登记,同时必须要有社区干部的签字,法院每月根据登记簿记载事项进行统计考评。“这就等于给大家戴了紧箍咒,保证我们法官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纠纷的化解中去。”

    据统计,建立社区法庭以来,该院受邀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7起,其中有12件在社区得到妥善处理,其余的也通过及时进入诉讼程序得到化解。

    法制意识传递的“播种机”

    在西城社区,几个群众正围着社区的公告栏谈论着。

    “后天又有案子开庭哟,是一个婚姻家庭纠纷。”

    “我有个侄儿这两年一直闹离婚,前几天还问我咋办,我正好去听听。”

    “遇有典型案件,我们都要选择到社区去开庭,开庭前三天,就要把开庭公告张贴出去。社区法庭刚建立时,没有几个旁听群众,现在我们开庭,他们大会议室才容纳得下呢。”民一庭法官小李告诉我们。

    “以前我哪里见过审案子,去年法院在我们社区建立法庭以来,只要看到开庭公告,我都会准时参加,学了法律还长了见识。”刘大爷笑着告诉我们。

    苍溪法院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注重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拓展社区法庭功能。把巡回就地办案与矛盾纠纷化解、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指导基层调解、代表委员联络、群众意见征询信、信访案件处置等工作相结合,努力拓展司法为民的空间、方式和渠道。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院通过开展“法制进社区活动”,到企业、进学校、入家庭,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共举办法制宣传讲座23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有近4万多人次走进社区法庭参加旁听,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12件。

    陵江镇党委书记罗皓告诉我们:“社区法庭的建立,为社区及党委政府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尤其是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提高社区群众法律意识。通过这一年多,社区纠纷减少了,同时感觉到,在调解纠纷过程中,讲理讲法的多了,胡搅蛮缠的少了。”

    小小的社区法庭,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了法治的气息。这种气息包含着无穷的正能量,必将影响着它周围的每一个人,创造出一个个平安和谐的美丽社区。(何 伟 孟益松 彭孝林)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四川雅安雨城区法院心系灾区执行申请人
·[视频]四川宜宾:开考前晕倒 半小时爱心接力
·四川森林公安发放禁毒宣传册3.9万份
·[视频]四川:成都交警高考交通保障工作启动
·四川政法系统6月“开放月”执法司法全面公开
·四川:政府常务会前学法15分钟

·四川:政府常务会前学法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