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强度排名第三积劳成疾成头号杀手
基层民警亟待减压减负
连续值班16个小时,其间一共接警28次,凌晨两点还在值班室写接警记录,突然倒地口鼻流血,四肢抽搐,医院诊断为脑死亡,最终回天乏力……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公安分局黎圫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杨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虽然弥留之际有数千群众和网友来探视,身后有社区居民自发前来送行,但是如何真正呵护基层民警身心健康也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连续24小时工作是常事
“对基层民警来说,连续工作24小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黎圫派出所所长刘国华
5月9日,李杨和二中队5名警察值班。民警肖勇波当时与李杨一同出警,他说:“那天吃午饭,李杨刚到食堂端起饭碗扒了几口,12时31分,报警电话响了,李杨立即放下碗筷就出警了。这是一起涉案金额达到17000多元的案件,李杨详细了解情况后,按有关规定通知了刑侦民警。”
“平阳村7组的唐先生的妻子刘某因感到生活压力过大,发短信给亲戚朋友欲自杀。”当日14时15分,李杨在回派出所的路上接到值班室的电话。李杨说了句“人命关天”就掉转车头往平阳村赶。
好不容易找到报警人家里,只见几十号人聚在一起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李杨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上报情况,请求上级部门在寻找刘某的问题上给予支持。
“李杨又指导家属给刘某发安慰信息,找到刘某的孩子,用亲情唤醒她。”唐先生对记者说,当时他都懵了,所有事都打李杨的手机。“我真的很感谢李杨,没想到有这么好的警察!”
15时13分,李杨又接到值班室转来的一个电话,说是边山村苏婆塘组发生了一起劳资纠纷,要求立即出警。李杨立马赶往边山村,花了一个多小时,方才将纠纷调解。之后,李杨还是不放心刘某的安全,驾车寻找刘某,但直到20时30分仍未找到。
无奈,晚饭也没吃的李杨只好回到值班室继续值班。21时许,李杨接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电话:刘某给家人回了电话,表示自己在一位朋友家住一晚上后就会回家。李杨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凌晨时分,准备回家的李杨又接连出了两次警。
1时40分,李杨回到了派出所,填写第28起《接出警案(事)件登记表》。不一会儿,他去卫生间小解。
“扑通……”正在值班室沙发上打盹的肖勇波听到声音立刻冲到卫生间,只见李杨躺在地上口鼻流血,四肢抽搐,就这样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时年36岁。
“这个傻小子,就是累倒的!总是认为自己年轻,凡事都做得细致!”对此,李杨的同事沉重地说。
黎圫派出所所长刘国华说,如今无论是租赁纠纷、家庭矛盾,还是家人走失、户籍、消防检查,几乎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得社区民警出警帮忙解决。尤其是发生刑事案件后,侦查民警通宵办案更是常事。
从身体到心理都很疲劳
“基层民警的工作不仅具有高应急、高对抗、高危险、高强度等特点,现阶段还要承担应对群众投诉、举报或上访等任务,这就需要基层民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甚至是超负荷运行。”
——长沙市公安局民警
“我还年轻,我不累。”2013年3月12日,27岁的福建省沙县民警肖毅,倒在工作岗位上,法医认定其死亡原因为疲劳诱发心源性疾病。
2013年3月18日,37岁的河南省滑县民警张永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2012年9月8日,60岁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昌江分局民警李杰在退休命令到达前,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2012年12月17日,41岁的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民警黄荣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记者注意到,李杨连续16个小时的忙碌,其实只是基层民警的一个缩影。而因积劳成疾出现的非战斗减员已成为民警的“头号杀手”。
长沙市公安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警告诉记者,由于长期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自己及身边同事的身体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基本上都患有胃病、颈椎病等职业病。有些民警则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生理疾患;而且,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不少基层民警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从事家务劳动等方面存在愧疚感。有统计显示,我国警察职业的劳动强度已排在了政府首脑、矿工之后的第3位。
公安部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204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因劳累过度导致猝死。对此,此前有研究团体在梳理牺牲民警事迹时发现,长期超负荷工作是导致民警在岗突发疾病猝死的主要原因。牺牲的民警,大多患有突发心脏病、脑出血、心肌梗塞等。而由于警种分工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常见的病也各有不同。
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才好
健全和完善民警公休、补休制度,通过轮休、补休的形式,真正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少提倡甚至不提倡民警加班加点。
——业内人士
那么,究竟拿什么来为基层民警减压减负,呵护其应有的身心健康呢?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入推进警务体制改革,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宁缺机关、勿缺基层”的原则,逐渐加大对基层人、财、物投入,更多让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民警的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民警的年体检制度、医病疗养制度、伤亡民警及民警抚恤制度、民警心理咨询机制等。健全和完善民警公休、补休制度,通过轮休、补休的形式,真正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更多地要求民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少提倡甚至不提倡民警加班加点。
其次,要进一步运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警务信息化等手段,努力实现科技强警,尽可能把民警从“人海战术”和手工操作等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有效缓解基层警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此外,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民警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为长期承担巨大工作和心理压力的民警及时提供必要的减压减负和心理“加油”服务。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已经为长沙市所有公安民警建立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民警的现实情况,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公安部则成立了“全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负责民警心理健康调研、培训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制工作。
(阮占江)
·新疆伊宁公安局为基层民警送心理健康服务
·山东招远基层民警赶大集讲防火
·用“七招”调动基层民警积极性
·周俊军:真实反映基层民警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张仙蕊:全力反映基层民警的心声
·辽宁:基层民警的大年夜 坚守的不是寂寞是职责
·辽宁:基层民警的大年夜 坚守的不是寂寞是职责
·广西南宁:向基层民警宣讲十八大
·钟富娣:一个基层民警的“八年抗战”
·河南基层民警获赠十八大学习辅导图书
·基层民警要努力提高四种意识
·江苏基层民警全面配备执法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