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这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审判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要依法公正地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鉴于人民法院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人民法院要增强公正司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牢记职责使命,实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司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指出司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人民法院应当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牢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过硬的司法能力,优良的司法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切实履职尽责。通过对个案的公正审判,还原司法本质上的精神风貌,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以司法的力量,努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面实现。
狠抓审执质效,力促司法公正。审判过程是展示司法公正的主要途径。人民法院要在提升审判效率上下足功夫,在破解执行难的问题上下够力气,才能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在新时期的审判工作中,我们应当加大审判流程管理力度,加强立、审、执、监的衔接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流程管理的“全员全覆盖、精细化运作”,用无形的手敦促每一起案件及时公正地审结,让涉诉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司法公正。
出台惠民举措,倾心司法为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人民法院要与时俱进,密切结合实际,出台更加人性化的惠民、利民、便民举措,让涉诉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如在立案窗口、人民法庭开设残疾人通道、配备雨具等,从细微处体现为民司法,克服一切不利于群众诉讼的弊病,养成为民司法的职业良知。
提高职业素养,推进队伍建设。人民法院应以法院文化建设为依托,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干警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有经验的法官讲课等形式,提高法官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法官队伍。廉政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司法作风,要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法院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创新中争优,在争优中发展,以新的工作机制应对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群众的需求。以便于群众接受的方式,让司法公开在公众视野之中,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以更通行、更便捷的方式和群众沟通、互动,以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联合多方力量,建立多元调解机制,以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作者:河南省潢川县人民法院院长 尹 伟
·李少平:加强监督 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确保司法公正
·河北康保:做好司法公开公正
·我的法律梦,就是笔耕公正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
·广东省委书记:坚持公正司法 维护法律权威
·[视频]胡春华:坚持公正司法 维护法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