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5月份,苍南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390件、办结6306件,同比分别上升22.41%和23.16%,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122.94件,温州市排名第二,浙江省排名第五;有关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的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位居温州市基层法院前列。2012年,苍南法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司法理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温州市中院授予优秀法院。
网格管理、组团服务
初夏的浙南,高柳新蝉,池荷榴花。在双方家族长辈的见证下,被告张某等人当场偿还原告温某购房款71.5万元,打了多年官司的亲家间矛盾终于得到化解。这是苍南法院“网格管理、组团服务”工作模式的又一成功范例。
被告张某和原告温某是亲家,原、被告之间经常有钱款往来,后因被告无法按期偿还原告欠款,双方于2010年11月25日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将被告位于苍南县灵溪镇的一间房屋作价130万元出卖给原告。
然而,当原告来收房时,被告却以双方是借款关系在先,受原告强迫才出卖房屋为由拒绝交房。为此,双方诉至法院。一审、二审法院均判决认定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被告应腾空并搬出涉案房屋。强制执行后,被告在涉案房屋前门搭建建筑物居住,在屋后搭建厨房,实施妨碍原告进出及居住的行为。
为此,原告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排除妨害。苍南法院受理该案后,觉得双方系亲家关系,经过一、二审和“执行反复”,说明判决并不能解决双方久存的矛盾,调解是最佳途径,于是决定启动“网格管理、组团服务”工作模式。法院审判部门、执行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动,并联络社区、村居及当地家族有名望的长辈,多点协调,几经波折,最终促使两亲家握手言和。
结合县域内乡镇、社区、村居的不同特点,合理划分“网格”,科学组建服务团队,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各方面资源,进行“定点分片管理”,与派出所、司法所、乡镇基层组织形成“结对网格”,“多点联动”化解纠纷,使服务辖区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最大化,这是苍南法院“网格管理、组团服务”工作模式的最大特色。
同时,苍南法院通过网格信息管理平台,巡回审判、法律咨询、上门走访等方式,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援助,强化了能动司法,延伸了审判职能。
法庭搬到交警部门
审理周期长、事故赔偿“执行难”、群众理赔成本高等,历来都是困扰交通事故处理的“老大难”问题。为落实司法便民,苍南法院和苍南交警相互整合资源,把法庭“搬”到交警部门,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2011年6月3日,苍南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入驻该县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并指派富有审判工作经验的审判人员每周定时到巡回法庭,对受理的简易交通事故案件实行就地审理,调处矛盾纠纷,并与服务中心内的保险理赔大厅、调解室、法律援助工作室积极联动,形成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合一”,事故认定、纠纷处理、保险理赔、法律救济四位一体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处理模式。
今年5月,岳某与王某驾驶的两辆轻型货车发生碰撞,岳某货车侧翻,王某及岳某车内3名乘客受伤。事故发生后,肇事双方和保险公司对赔偿事宜始终未能达成调解,遂向交通巡回法庭提起立案申请。
交通巡回法庭采取当场立案、开庭、调解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方式,最终促使各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从案件受理到圆满解决仅用时半个小时,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平常需要半年以上才能解决的纠纷,交通巡回法庭最快20分钟就能成功调解。”苍南法院交通巡回法庭负责人介绍,交通巡回法庭还提供免费咨询和电话预约调解服务,只要事故双方愿意接受调解,可电话预约调解时间,避免调解冲突,减少往返次数。
通过诉前保全,让赔偿不再“执行难”,是苍南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又一大便民法宝。
根据法律规定,交警部门在对肇事车辆检验完毕后,必须无条件放行扣留的车辆。一些肇事者在拿回车辆后就玩起了“失踪”,即使有法院判决,受害者也难以拿到赔偿。而交通巡回法庭成立后,在交警部门认定双方责任、对相关金额作评估后,当事人就可申请财产保全。巡回法庭法官如果认为不采取保全措施将影响日后判决执行的,可于案件起诉至法院前,迅速对肇事车辆采取保全措施,等责任方赔偿后再退还车辆。
据了解,苍南法院交通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共审结案件624件,80%以上案件均当庭调解、当庭履行,实际履行率达100%,无一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浙江温州苍南县推行干部信用管理
·浙江苍南:法援律师跨省助伤者拿到巨额赔偿
·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两年424名“醉鬼”上法庭
·浙江苍南审结赌博案涉案金额最高千万元
·浙江苍南:多种手段灵活组合保护未成年被告人
·浙江苍南公安局霞关边防为台商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