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湖北

湖北房县:人民陪审的“三借力”实践

2013-06-08 11:26: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陪审员休庭时仍耐心与当事人沟通交流。

    湖北省房县古称“房陵”,面积5510平方公里,素有“千里房县”之称。房县人民法院是全省管辖面积最大的县(区)法院,共有9个派出人民法庭。近年来,该院高度重视人民陪审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挖掘陪审员的潜能优势,多举措借力,打造了人民陪审工作的“房县样板”。

    实践一:借力机制转作风

    “陪审员在庭上做样子,搞摆设,又不怎么发言,不要也罢。”在房县法院档案室,翻开一本已发黄的庭审意见反馈簿,当事人李某写道。

    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开始实施,对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工作有了清晰、明确的安排部署,人民陪审工作更加体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但在当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房县,无法落实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的工资、补贴等,人民陪审员陪审属义务性的。因此,一些陪审员甘愿充当“陪”的角色,“陪而不审、审而不议”及“挂名陪审”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改变这一现状,确保人民陪审工作正常运转,该院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机制,确保陪审员留得住、有保障、干劲足。

    该院通过向人大报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将人民陪审员因陪审支出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陪审专项资金,明确人民陪审员在执行职务期间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费、补助费等费用的标准、规格,确保陪审员每陪审一起案件,补助费不低于50元,并按时足额发放。同时,陪审员的补助费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适当上浮10%至30%。

    另一方面,该院建立和创新陪审员参审绩效机制,将陪审工作划分为平时考评和案件考核两大板块。其中,平时考评占40%,案件考核占60%。平时考评主要对陪审员的日常培训学习进行考量,案件考核主要对陪审员参与陪审的案件的质量效果、当事人满意程度、社会反馈等事项,进行评查。

    该院专门制作了陪审员案件考评质量监督表,将案件陪审工作分为优、良、中、差四等。立案时,告知当事人陪审工作事项,庭审后当事人填写陪审工作反馈意见、建议,并由当事人给陪审工作评出等级。年终,对陪审员的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鼓励。

    通过上述措施,该院人民陪审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从“不愿陪”到“争先陪”,从“陪而不审”到“陪审争优”,从“闲散懒”到“比拼赶”。

    “建章立制,明晰权责,转变作风,确保陪审工作实现‘三到位三百分百’,即陪审到位、保障到位、监督到位,陪审率100%、质效率100%、反馈率100%,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该院院长肖玉玲表示。

    实践二:借力平台唤春风

    近年来,房县法院招录了一批法学专业毕业生,充实法官队伍,30岁以下的青年法官占到全院干警的35%。这支年轻生力军的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成为法院提升司法公信、促进司法公正的内生动力。

    “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指导青年法官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形成陪审员结对帮扶年轻法官,通过言传身教,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该院副院长王文才说。

    该院选任的人民陪审员大多来自基层,群众基础好,知情懂法,悉风解俗。通过人民陪审员讲政策、论法理、谈情理,当事人在感情上、心理上认同度较高。

    今年,该院结合县情、院情和民情,量身打造了人民陪审员参与的庭前、庭中和庭后矛盾化解的司法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将新招录的青年法官交由人民陪审员带着学习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助力青年法官尽快成长。

    王某和齐某系邻居,王某的屋后有三分菜园,原是村集体的土地,后由王某耕种。2012年底,王某准备将菜园改建成猪栏。齐某认为王某的菜园离自家水井很近,养猪会影响自家饮水质量。于是,在水井边上砌起驳岸,以阻止王某盖猪栏。

    王某不服气,“菜园是我的,我盖房有合法的手续,经村委会同意,土地局批准,你凭啥子干涉?”为此,双方发生嘴角、厮打。在厮打中,齐某用手中的镰刀将王某的左胳膊砍伤。今年1月20日,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齐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共计10000多元。

    考虑到该案系邻里不和引发的纠纷,该院第一时间邀请人民陪审员陈韵芳带新进法官小汪,庭前介入,化解矛盾。在村委会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陪审员言辞举止的拿捏、关键时机的把握、以真情换真心的劝说,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欢喜而散。

    “陈陪审员经验丰富,了民情、知民意,做矛盾化解工作,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参与这次调解,我受益匪浅。”小汪连连称赞道。

    实践三:借力联动树新风

    近年来,房县法院各基层人民法庭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与同辖区综合维稳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成立综合维稳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负责辖区各种矛盾纠纷的化解,并指导建立由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等广泛参与的综合维稳联动的反馈体系。

    同时,该院启动全职人民陪审员与兼职人民陪审员相结合的机制,整合基层陪审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实行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站式调处,营造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的“无诉”新风。

    2012年4月21日,沈某和袁某的次子在广东省务工期间意外死亡,沈某、袁某一致同意将用工方赔偿的80万元,汇入长子小袁的个人账户。办理完丧葬事宜后,三方对如何分割这笔钱,产生了分歧。随后,小袁擅自将该笔款项转移。为此,沈某将丈夫袁某和长子小袁诉至法院。

    陪审员彭承权和法官通过走访得知,沈某与袁某婚后,经常外出务工,对两个孩子抚养照顾很少,且夫妻感情不和,经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1996年3月,袁某前往河南打探沈某的下落,不幸途中遭遇车祸,右手截肢。沈某先后两次诉至法院,要求与袁某离婚。经法院调解,两人离婚。

    彭承权和法官们深知,要彻底化解此矛盾,必须悉心地解除两个症结:一是沈某三天两头闹着要和袁某离婚,并间接导致袁某右手截肢,由此给袁某造成的身体、心理创伤;二是小袁认为,作为母亲的沈某对弟弟生前没有尽到抚养义务,死后却分割财产,不近情理。

    彭承权巧打“联动司法”牌,和办案法官积极会同青峰镇司法所、派出所、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一起协调,反复给各方做工作。

    他和法官们耐心听取袁某的倾诉,说到伤心处,袁某不停地抹眼泪。获悉袁某也想要一个安稳的家时,彭承权劝说袁某以和为贵,宽待自己,善待他人。

    最终,沈某、袁某均被彭承权和法官们的耐心和真心所打动,三方都认识到“家和才能人兴”的道理,自愿达成和解,并当即履行了给付义务。

    三年来,房县法院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化解各类纠纷4300余起,其中调解结案3900余件。(王 锐 汪冬冬)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湖北行政复议研究院成立
·湖北: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
·湖北: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
·湖北: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
·湖北宜城公安信访案件“四访”制动真格
·湖北人民监督员五年监督职务犯罪案1052件

·湖北人民监督员五年监督职务犯罪案1052件